越秀公园:广州的历史文化瑰宝
越秀公园:广州的历史文化瑰宝
越秀公园,这座承载着广州两千年历史的名山,如今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览的绝佳去处。从秦汉时期的“越王台”到现代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山见证了广州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园内的五羊石雕、镇海楼等历史遗迹,以及四季如春的自然风光,使得越秀公园成为广州的重要文化地标。
千年古迹:越秀山的历史沿革
越秀山是白云山余脉最末的丘陵,因有越王台故址而得名。据记载,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以表其臣服汉朝之心。每年三月初三,赵佗都要带着群臣到越秀山登高游玩,随行宫女跳起越族歌舞。越王台上,歌舞宴饮,盛极一时,故而又名歌舞冈。正是由于越王台的缘故,越秀山最早又名越王山、越台山。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宫廷再次将越秀山用作君臣游宴之地。开国皇帝刘岩下令铺设一条磴道,从山脚通向越王台,名曰“呼銮”,道路两旁栽种菊花、芙蓉。他常在此与群臣饮宴作乐,越王台因此又被呼作游台。宋元年间,越王台屡筑屡毁。诗人杨万里寻访越王台,留下“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的绝句。
清代道光年间,诗人张维屏在《九日粤秀山登高》中写道:“朝台安在哉,歌舞已消歇。”可见,越王台在清代已无从寻觅。千百年来,诗人留下的吟咏给考古学家留出很大的遐想空间。那么,越王台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呢?这一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它在越秀山主峰越井冈上。
文化瑰宝:历史遗迹与人文内涵
越秀公园内有着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公园乃至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羊石雕和镇海楼。
五羊石雕生动展现羊化为石,将稻穗赠予岭南人民之传说。如今“五羊石雕”已落成60余年,越秀公园也在不断丰富这座城市地标的艺术表达,通过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收集和开发周边产品等形式,讲好五羊故事、越秀故事和广州故事。
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越秀山小蟠龙岗,嵌于城墙之间,有万山北接、屹立城垣的“岭南第一胜概”气象。镇海楼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和岭南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更见证了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壮阔历史。2019年,镇海楼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列,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中山纪念碑位于越秀最南端主峰越井岗,与中山纪念堂同处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气势雄伟。此外,公园内还有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堂、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等历史遗迹,每一处都凝聚着广州的历史记忆。
现代传承:保护与开发并重
近年来,越秀公园积极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等资源条件,着力打造科普教育展示平台,注重“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向社会各界公众提供城市历史、非遗文化、环境保护等类型的科普教育活动。
其中,园方利用“古城墙”这一文化载体,推出历史古迹旅游路线、红色史迹寻踪研学、“城墙夜色”特色活动等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新颖趣味的科普形式中深入发掘和传播越秀山故事,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广州城市精神。
2023年,“越秀山故事”获授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越秀公园从海量的越秀山故事中,提取部分精华内容,从生态(绿美广州)、历史(城市记忆)、文化(公园+)等角度切入,凝练出五条游线,即历史古迹线、悠闲文化线、趣味欢乐线、漫步云道线、游园赏花线。
游览攻略:如何玩转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主要有4个入口,东南西北门。其中,2号线越秀公园地铁站A出口靠近公园西门/西南门,离五羊石像较近;2号线越秀公园地铁站B1出口是公园北门(正门);2号线纪念堂C出口是公园南门,连接着中山纪念堂。
游览越秀公园,建议从北门进入,首先参观五羊石雕,然后沿着山路步行至镇海楼,途中可以欣赏古城墙和五羊传说雕塑像群。之后,可以前往中山纪念碑,最后到达东秀湖公园,乘坐游船或在湖边漫步,欣赏湖景和落羽杉。整个行程大约需要3小时,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公园内有很多台阶。
公园内虽然有多个厕所,但味道较重,建议尽量少使用。此外,公园内的饮用水价格较高,建议自备水源。夏季游览时,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因为公园内蚊子较多。
越秀公园作为广州的重要文化地标,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还融合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文化活动。从秦朝时期的“越王山”到如今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公园见证了广州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园内的五羊石雕、镇海楼等历史遗迹,以及四季如春的自然风光,使得越秀公园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览的绝佳选择。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清新,体验一场身心的放松和文化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