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8: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公园位于苏州市高新区西部,紧邻太湖,占地4.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比高达71%。园内设有湿地游览体验区、湿地展示馆、大熊猫科普馆等多个功能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苏州市高新区西部镇湖地区,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毗邻镇湖,坐标范围为北纬31°19. 201'—31°19.965' ,东经120°21.007'—120°21.980',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由黄海高程为4米左右的大堤围起的人工鱼塘群,鱼塘高程在0.8—2.2米之间,属于人工湿地。公园涵盖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四个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八个湿地型。

气候特点

当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水量1099.6毫米。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珍稀濒危植物24种。湿地植物主要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种。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如莲藕、荸荠、香蒲、芦苇、慈姑、灯芯草、菖蒲、紫芋等;浮叶植物是生于浅水中,叶浮于水面,根长在水底土中的植物,如睡莲、王莲、菱、芡实、莼菜等;沉水植物是指植珠全部或大部分沉没于水下的植物,如苦草、眼子菜、黑藻、金鱼藻、水车前、中华水韭等。

动物资源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苏州地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底栖动物有螺、蚌等;鱼虾类有鲫鱼、鲈鱼、青鱼、鲢鱼、银鱼、桂鱼等;水鸟有十余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鹭、野鸭、喜鹊、鹈鹕、翠鸟及丹顶鹤等;两栖类有青蛙、蟾蜍、螃蟹等。

主要景点

湿地游览体验区

湿地游览体验区以游步道、水生植物池、科普走廊和沉水植物观赏区为主要游览体验区域,可以进行湿地游览,科普认知以及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

湖景阁

湖景阁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望湖码头,是一座湿地科普知识体验展示馆,包含湿地植物、科普教室、文化交流室、多媒体教室等。作为太湖湿地重要的科普知识体验展示中心的同时,可以俯瞰中心湖面,是主要的观景平台之一。

湿地文化展示馆

湿地文化展示馆以湿地为线索,分4个展区,分别是湿地水文化展区、稻食文化展区、渔文化展区和桑蚕文化展区,集展示、教育、宣传、科普于一体,普及湿地知识,展示湿地悠久文化,倡导人与湿地和谐共存,打造共享的绿意空间。

湿地科普馆

苏州太湖湿地科普馆作为苏州城西生态文化活力场地,是展示太湖湿地生态价值、文化魅力和保护成就,全面呈现太湖湿地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守护之情的湿地自然教育中心。通过有知识、有趣味、高质量的体验教育,让人们感受湿地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大熊猫科普馆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大熊猫科普馆依水而建,投资400万元,占地约3900平方米。馆内设有两个室内活动区和一个室外活动区。宽敞明亮、自动恒温的室内活动区,以木材、石头搭建成高低不等的玩耍平台;馆内还设有大熊猫的“后勤中心”,包括竹子清洗区、竹子储存库、饲料储备室、监控区和医疗室等。

馆内两只国宝大熊猫“新月”和“竹韵”来自四川雅安大熊猫基地。新月,2003年生,雌性,性格活泼,喜欢吐舌头;竹韵,2002年生,雌性,已育3只熊猫,性格安静,喜欢咂嘴。

水森林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系丰富,在樱花堤区域内的水森林主要以水杉为主,美丽的候鸟在林中穿梭飞翔,使整个景区动静结合,游客乘坐游船于水森林中,给人心境舒畅的感觉,形成了“林中有水”“林中有鸟”的特色景观。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 2007年3月,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
  • 2010年2月21日正式对外开园。

品牌建设

  • 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
  • 2010年10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评审。
  • 2011年3月25日,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 2011年9月23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验收。
  • 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2024年,入选江苏省土地学会公布的第五批全省土地科普基地认定名单。

历史文化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游湖为太湖“五湖”之一,《吴地记》云:“五湖者,菱湖、莫湖、胥湖、游湖、贡湖。”大禹治水的远古时代,该湖区已开创了吴中文明的第一块里程碑。游湖周围地域有良渚文化、宝山文化、窑墩文化等遗址遗存。

  • 大禹治水遗迹:《吴郡志》说:“昔禹之时,震泽为患,东有堽阜以隔截其流。禹及凿断堽阜,流为三江。东入于海,而震泽始定。”震泽是太湖古名,而太湖之东就在游湖附近。
  • 吴王携西施泛舟处《洞庭实录》载:“吴王曾于此游玩,故名。”佚名《游湖》诗写道:“水嬉张处六龙翔,想见西施舞袖扬。香艳消磨朝市改,乐游一曲不沧桑。”
  • 范蠡携西施归隐处: 吴国灭亡后,越国成为东南大国,称霸中原。范蠡功成身退,带西施西出姑苏,载舟而去,出没于太湖,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旅游信息

门票票价

  • 全票:60元
  • 半票:30元(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60周岁(含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
  • 免费政策: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的儿童,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的1名陪护人员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收门票。
  • 注:公园内的其他游乐项目和交通另收费。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9:00—17:00,售票时间:9:00—15:30(周一至周日,特殊情况除外)

交通线路

  • 公共交通:可乘坐快3线、43路、441路、320路、352路、公交线直达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 自驾:太湖大道往西至绣品街到底到达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