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慈禧太后的洋务运动:一场形式主义的自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4: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慈禧太后的洋务运动:一场形式主义的自救?

1861年,清亲王奕䜣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提出了洋务运动的初步设想。辛酉事变之后慈禧掌权,开始重用以奕䜣为代表的洋务派,从此中华大地开启了历时三十年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试图在不改变政体的前提下寻求国家富强、镇压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

经济领域:兴办新式民用工业,如采矿、铁路、炼钢等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张之洞的汉阳铁厂。

军事领域: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这一方面是洋务运动的重心,洋务派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工企业;还创立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其中北洋水师更是整个洋务运动中最大的成果。

教育领域:创办新式学堂、开始将自然科学纳入课堂,并且先后派遣了数十名幼童赴美、欧留学,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

毫无疑问,洋务运动的开展实实在在地给中国带来好处:根据统计,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一年的对外总收入可以达到11258千两白银,这还仅仅是从国外挣到的钱,可以说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部分流失的白银;还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和近代工业体系,这为我国的工业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新式陆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建也促进了国防的近代化。北洋舰队在当时更是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超级舰队。

虽然洋务运动看上去使中国走向了跟西方一样的工业道路,但是洋务派们忽略了,甚至可以说不敢去触及一个事情——皇权。就像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样,“中体西用”已经注定了洋务运动只能是一场短暂的烟火表演:虽然创建了新式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基本沿用了封建衙门的管理方式,在封建官僚主义的束缚下很难发展;新式军队虽然装配了洋枪洋炮,但还沿用着旧式的八旗军事制度,军事管理极其混乱,很难形成战斗力。

1895年,李鸿章引以为傲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彭湖半岛、台湾等岛屿。就此,历经30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设想:如果洋务运动成功了,近代中国还会这么屈辱吗?答案是会的,但是会好一点。如果把洋务运动的成功看成甲午海战的胜利,那么清政府就不会给日本送去巨额赔款,之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就不会那么快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人民也许就不会遭受那么多的苦难了。

北洋水师“致远”号

可是就算一场甲午海战胜利了,清政府也不可能摆脱覆灭的命运,(反而,甲午海战失败还彻底打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间接地导致了后面的戊戌变法)中国也不会就此强大起来,因为它没有涉及最根本层面的变革。而且,我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完全失败,它给中国留下了许多军工企业,促进了国防的近代化;并且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