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春晚:非洲鼓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银发春晚:非洲鼓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随着春节的临近,一场别开生面的“银发春晚”在长沙上演。舞台上,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身着盛装,伴随着激昂的鼓点翩翩起舞。他们手中的非洲鼓,敲打出欢快的节奏,仿佛在诉说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场演出的主角,是一群来自北京圣典成人钢琴俱乐部的老年人。他们中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企业职工,有的是家庭主妇,但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音乐爱好者。为了这场演出,他们已经筹备了大半年的时间,从选曲到学习再到排练,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不少心血。
“年龄从来不是追求艺术、享受生活的阻碍。”66岁的杨娭毑一语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退休后,她对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去圣典成人钢琴俱乐部练习。如今,她不仅能熟练演奏《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还学会了非洲鼓的基本节奏。她说:“我平均一周练琴3次,一周能完成一个小曲目、一个月的时间能弹奏大曲目。”
非洲鼓,这种源自非洲大陆的古老乐器,近年来在中国走红,尤其受到老年人的青睐。从中医理疗和大健康的角度来看,击鼓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身心平衡。非洲鼓的欢快节奏能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增强心肺功能,激发身体活力,还能锻炼手部肌肉与关节,提升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助力身心健康。
更令人惊喜的是,老人们并没有满足于单一的表演形式,而是大胆创新,将非洲鼓与舞蹈结合在一起。这种新颖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如文化特派员许倩所说:“我们致力于在寓教于乐中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节目,让村民们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
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厚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类似的兴趣班已经开设了多期,从非洲鼓到空灵鼓,从传统书法到现代舞蹈,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正如涌口长者邱九仔所说:“学习空灵鼓,学得很开心,手脚灵活很多,人又愉快,心情又好,个个都很开心,天天来玩。”
这场“银发春晚”,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正如一位观众所说:“看着台上的他们,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原来,老年生活也可以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