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跨越、新突破!鄠邑区、蓝田县、高新区、浐灞国际港,今年这样干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0: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跨越、新突破!鄠邑区、蓝田县、高新区、浐灞国际港,今年这样干

6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蓝田县委书记、县长徐毅,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华,浐灞国际港党工委书记孙艺民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鄠邑区:发挥生态核心优势 奋力建设品质新区

2023年,鄠邑区全区GDP总量迈上400亿大关,时隔20年重返全省“十强县”,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县”,获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等国家级荣誉24项。

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2%,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6家,生物医药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盘活低效用地13宗650亩,新增投资22亿元,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工业园区集约评价第2名。2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12.7亿元,举办终南艺术季等文化活动50余场,“关中忙罢艺术节”入选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案例,蔡家坡获国家级荣誉9项。

坚持创新驱动 厚植发展优势

围绕渼陂湖片区建设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打造“双中心”建设拓展区和创新区。吸引科研院所落户建设所外所、创新所,共建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引进研发有优势、产品有市场的企业。

在鄠邑区沣京工业园区里,一款新型的智能监护平台以其超高的精准度和敏捷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西安汇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汇智云’智能护理系统,集智能控制氧疗、智能尿流监测等多个不同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系统化应用于临床的‘互联网+护理’的人工智能项目。作为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145项,软著13项,软件产品4项,还陆续研发出生理参数诱发诊断系统、多功能医用制氧机等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产品。

坚持以园促产 做强主导产业

实施“三大行动”,将沣京工业园打造为“以环保绩效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省级示范园区。紧盯全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建设一站式服务、省级人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三大中心,助力产业发展。

走进鄠邑区政务大厅,宽敞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各办事窗口标识清晰,工作人员着装整齐,耐心解答着市民每个问题,并指导他们填写相关表格和材料。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政务大厅还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多个部门的业务整合到一个窗口办理,避免了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鄠邑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建立‘一站式’帮办服务保障事项清单,采取企业承诺、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专班推进,做好项目文勘、土地、规划、人防、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坚持多措并举 促进城乡融合

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成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环山路片区联村党组织,办好第六届关中忙罢艺术节、第二届终南艺术季,实现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到文艺赋能城乡发展。

6月1日,微雨、虫鸣。走进鄠邑区蔡家坡村,一幅高达数米的秦腔剧照矗立在泛黄的麦田中,鲜艳而富有活力的画面,在细雨冲洗下,显得格外鲜亮。鄠邑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实在在地打造终南山下的“文化艺术村”,今年,鄠邑区以“业态更完整、发展更完善、艺术更完美”为目标,以“关中忙罢艺术节”为引领,通过不断地策展和举办艺术活动,打造秦岭北麓国际艺术村落,不断地升级鄠邑区环山路29公里片区业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2024年,鄠邑区实施“整洁乡村”“气化乡村”“文明乡村”三个行动,年内天然气主管网铺设至全区所有村村口,3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环山路以南25个村全面通气。在提升区域承载能力方面,加密西户铁路发车频次、延长运营时间,综合改造35条市政道路,新建、改建桥梁11座,加快充电站和15分钟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启动新一批15所“新优质成长学校”培育计划,建成凤巢公寓保障房488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三条底线”。

【关注焦点】
 文艺赋能 城乡发展
鄠邑区在文化赋能方面还有什么新举措?针对记者关注的问题,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表示,今年,鄠邑区继续办好第六届关中忙罢艺术节,从三个方面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广到文艺赋能城乡发展。

首先,坚持党建引领。成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环山路片区联村党组织,启动农村后备力量培养三年行动,为全面推动文艺赋能城乡发展筑牢根基。

其次,办好艺术活动。本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设终南戏剧节、生态艺术节、社区文化项目三大板块,包含《麦田里的秦腔影像展》《2024蔡家坡村“美好乡村计划”》等10场活动,让村民成为艺术乡村建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最后,丰富文化业态。集中建成一批乡村艺术空间,打造一批乡村美术馆,50位艺术家与50个村民家庭结对建设家庭美术馆,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蓝田县:奋力谱写绿色蓝田、幸福家园新篇章

2023年,蓝田县实施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141.8亿元,项目数量、产业项目占比创历年新高。获评2023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县。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137家,电商交易总额47.3亿元、增长15.1%,位列全省第二。改造老旧小区11个,新建提升口袋公园5个,新增城市绿地2.7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43个,樊家村等6个村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产业布局更优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牵制造业“牛鼻子”,紧抓现有企业聚量、转型、扩能,加快蓝田智造科创园、三元科技创新园二期等项目建设。

6月11日,走进蓝田县三元科技创新园,一排排崭新的厂房,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展现出一个现代化园区的活力与魅力。“园区聚集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家中小微企业,随着园区不断发展,目前,二期厂房和配套设施已经全面建成,预计7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三元科技创新园总经理赵丹说。

紧牵制造业发展的“牛鼻子”,蓝田县积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快三元科技创新园二期、蔚蓝智谷等项目建设,支持美力源乳业、汉丰药业等龙头企业达产扩产,推动先进制造、食品医药、智能家居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紧抓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化与航天四院战略合作,建设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园,以蓝田通用机场为核心承载平台,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资源整合更强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立足资源禀赋,将环山路作为蓝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轴线,互联整合环山路沿线村落文旅资源与沿途自然风光,打造“环山路旅游景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茂密的竹林、清澈的小溪、可供休憩的乡村会客厅……6月11日下午,沿着蓝田县白鹿原旅游专线一路西行,记者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蓝田县前卫镇将军村。“将军村坐落于环山路和白鹿原影视城的游览线路上,我们对村庄环境进行了全面提升。”将军村党支部书记康军介绍,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山水间的自然美景,还能享受到民宿、茶咖、轻食餐厅等各类休闲业态提供的一站式服务。

以环山路作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轴线,蓝田县积极整合文化元素和旅游要素,加快5A级景区创建,串起环山路沿线和美乡村,发展沉浸式、体验式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形成丰富的文旅融合资源价值体系,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民生福祉更暖 推动群众幸福指数提升

持续擦亮厨师学校、家政学校品牌,建成区域一流的现代化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病人无呼吸无心跳,需要急救。”“师傅,我是你的急救员,救护车正在路上,有事请咨询我……”6月10日,一场生动的心肺复苏课正在蓝田家政学校上演,课堂上,随着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们在模拟人偶上展开了一系列专业急救操作,标准且熟练的动作令人惊叹不已。

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高质量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6个,完成投资9.5亿元。新建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1080个。持续办好厨师学校、家政学校,启动建设汽修实训基地,探索实用型产教融合办学新路子,擦亮蓝田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加快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建成眼科、产科、神经内科等群众需求较大的重点专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关注焦点】
构建文旅康养
融合发展新格局
蓝田县将如何重点打造“环山路旅游景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带和灞河左岸康养休闲产业带?在答记者问时,徐毅说,将立足资源禀赋,提质升级白鹿原影视城、水陆庵等A级景区,发展沉浸式夜游、民俗演艺、互动研学等多元化旅游新业态、新场景,实现高质量的“全季游”“全时游”;对环山路沿线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形成乡村休闲旅游动线,让蓝田成为西安市民微度假目的地、田园旅游体验地。

积极抢抓国家发展“银发经济”新机遇,加快白鹿溪谷国际颐养中心二期、中铁秦康城等项目建设,构建以“康养+休闲”为主的产业模式,积极发展品质酒店、探索营地、健康美食等新业态,为西安市民打造集旅居养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第二居所”。

高新区:聚力“八个新突破” “四个高新”建设实现新跨越

浐灞国际港:打造国际时尚之都赛事名城

【关注焦点】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浐灞国际港将从三方面发力

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向北向西,推动全程时刻表班列从现在每周“2去1回”提升至“4去3回”,力争跨里海多式联运班列实现“天天班”,俄罗斯公共班列达到每周2列。

向南,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稳定开行中老、中越等东南亚班列。向东,稳定开行西安-青岛海铁联运班列。同时,运行好全国公路跨境运输集结中心,真正实现公、铁、海、空融合互补,形成高频稳定的国际通道体系。

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上实现新突破

与哈铁合作,推动全国班列开行城市中第一个境外投资铁路物流项目——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今年建成投用;加大与哈铁快运、俄罗斯STS集团合作,加快推进谢利亚季诺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建成投用。

积极与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等国家铁路公司合作,实现多点“枢纽对枢纽”升级,打造国际贸易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在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文双向交流合作,以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落地为契机,吸引更多涉外机构入驻;引进更多“国字号”法治平台入驻商法示范区,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司法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深度整合西安奥体中心、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领事馆区等人文交流平台资源,构筑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化人文交流平台,推动人文交流,实现新突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骆妍 王卉 闫鑫
受访单位供图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芝伊
审核:彭城、文岳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摘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