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健教授详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5: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健教授详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症状、诊断与治疗全攻略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健教授在第九届3·20中国血小板日公益活动上,详细介绍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症状、相关并发症及其诊疗进展。PV是一种常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症状包括黏度增高、头痛、视力模糊、耳鸣、眩晕等。黄健教授强调,PV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可通过血液分析、血常规检查以及全血黏度测定等方式进行确诊,并采用药物如羟基脲或干扰素α进行治疗。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罕见病的认识,促进及时就医和有效管理。

0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简称PV)是一种以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 血液黏稠度增高:由于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流动缓慢。这会导致全身各器官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常感到头痛、眩晕,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视力模糊和耳鸣也是常见症状,这是由于眼底和内耳供血不足所致。

  3. 心血管系统表现: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慌、胸闷。严重时可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此外,血栓形成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可能引发脑卒中或肢体栓塞。

  4.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发热、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体检时可发现脾脏肿大。

0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早期诊断对PV的治疗至关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 血液分析: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可能增加。

  2. 全血黏度测定:可发现血液黏稠度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3.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和活检可发现骨髓增生活跃,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均增多。

  4. 基因检测:约95%的PV患者存在JAK2 V617F基因突变,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5. 排除其他原因:需要排除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慢性肺病、肾脏疾病等。

0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PV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红细胞数量,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 静脉放血:适用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的患者,通过定期放血降低红细胞数量。

  2. 药物治疗

    • 羟基脲:是最常用的细胞减灭剂,可有效控制红细胞生成。
    • 干扰素α:适用于年轻患者或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降低JAK2突变等位基因负荷。
    •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3. 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改善生活方式等。

  4. 监测与随访: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提高公众认知,促进及时就医

尽管PV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其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提高公众对PV的认知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同时,医生也应提高对PV的警惕性,避免延误诊断。

黄健教授强调,PV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公众对PV的认识,促进及时就医和有效管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