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打卡《最忆船政》:科技演绎百年船政传奇
五一打卡《最忆船政》:科技演绎百年船政传奇
今年“五一”假期,福州文旅市场迎来了一位新晋“网红”——《最忆船政》。这部全国首部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以创新的演出形式和深刻的历史内涵,迅速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选择。
创新演绎: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最忆船政》选址于中国船政文化城造船厂片区的机修车间,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工业遗存,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文旅新地标。该剧首创室内外结合的动态交互演出方式,运用超过300套独立机械设备,打造出一个沉浸式的历史体验空间。
全剧分为《少年歌声》《孜孜以求》《制器救国》《战火忠魂》《血脉相承》《航向光明》《折叠时光》《向海图强》八个篇章,采用舞蹈、话剧、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立体呈现船政文化的百年沧桑。观众坐在可移动的观演区,仿佛置身于一艘穿越时空的“时光飞船”,随着场景的自动变化,亲身体验船政从建立到发展的历史脉络。
船政文化:福州的城市名片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军和工业发展的序幕。船政学堂培养了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大批近代人才,马尾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发祥地。
船政文化不仅塑造了福州的城市性格,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到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再到第一艘钢甲军舰,福建船政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同时,船政学堂派遣了中国第一批赴欧留学生,开创了近代教育的先河。
五一文旅: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碰撞
“五一”期间,福州不仅有《最忆船政》这样的创新文旅项目,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也焕发新活力。三坊七巷推出国潮主题文化活动,舞蹈《纸伞悠韵》融入福州油纸伞元素,旗袍秀《坊巷芳菲》以古厝为秀场,福州语歌曲《齐齐走》《会做才有卜》等节目,让游客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感受闽都文化的现代魅力。
《最忆船政》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的演出形式,更在于它对船政文化的深刻诠释。该剧将“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贯穿始终,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据统计,该剧已累计演出392场,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成为福建省红色旅游的新名片。
在“2024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上,《最忆船政》获评全国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最忆船政》技术创新的认可,更是对其在红色旅游领域创新探索的肯定。未来,随着更多优秀案例的推广展示,福州的文旅市场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