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磷酸奥司他韦产能充足,专家提醒规范使用
工信部:磷酸奥司他韦产能充足,专家提醒规范使用
磷酸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流感(简称“甲流”)的重要药物,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传播。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指导,虽然该药物对当前甲流有效,但并不建议自行用药。工信部也表示,磷酸奥司他韦的产能产量充足,能够保障市场供应。然而,专家提醒公众,尤其是家长,要关注儿童用药安全,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导致不良后果。
儿童用药安全指南
儿童由于体重发育不一样,所需服用的药量存在很大差异,剂量对儿童用药来说极为重要。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药品包装中配备了带刻度的量杯和口腔给药器,便于患者配制时能够准确量取配制用水,并准确取药,实现剂量的灵活调整,达到剂量严格准确的目标。
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 使用前轻拍瓶身,使药物粉末松散;
- 用量杯取55ml水,全部加入瓶中,拧紧瓶盖振摇;
- 将塑料内塞按压进玻璃瓶瓶颈,再次拧紧瓶盖,使塑料内塞处于正确位置;
- 将给药器的推杆推至尖头位置,拧开瓶盖,将尖头插入塑料内塞中;
- 倒转瓶子和给药器,抽取所需的药液量,将瓶子和给药器恢复正位,拔下给药器;
- 直接将给药器放入患者口腔中,轻推推杆,确保药液都被患者咽下。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多少剂量,一瓶干混悬剂必须加入55ml水,这样配置出来的混悬液才能满足每1ml混悬液含奥司他韦6mg的标准,确保所需剂量的准确性。药品包装附赠了10ml给药器,患者应该根据医嘱准确量取所需剂量。给药完毕后用流动的水分别清洗给药器的两个部分。服用后应将瓶盖拧回玻璃瓶并旋紧,避光置于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混悬液冷藏储存于2℃~8℃环境中不得超过17天,不得冷冻;或在25℃(允许短期在15℃~30℃)环境中储存不得超过10天。
使用误区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时,公众存在一些常见误区。例如,有些家长让孩子直接服用药粉,或随意与未知容量的水混合后服用,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书操作,确保剂量准确。
此外,即使是对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肥胖者,及患慢性基础疾病等人群,也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指南指出,对于伴有疾病进展高风险的非重症流感患者或重症流感患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并在症状出现后的2天内进行。WHO推荐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市场供应情况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工信部系统梳理了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相关解热镇痛、抗生素、中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产能产量情况,总体上供给充足、市场稳定。其中,对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进行了重点监测调度,并组织企业做好生产供应和动态调配,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磷酸奥司他韦目前生产批件100余个,生产企业60余家,实际在产30余家。仅重点监测的9家重点企业,2024年累计生产1.36亿人份,供应1.28亿人份,其中2024年12月以来供应约3000万人份。根据调研和监测情况,磷酸奥司他韦产能产量充足。
专家建议
在流感肆虐期间,要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建议市民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的老人与慢性病患者,应尽早以预防剂量服用奥司他韦;家长带流感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此外,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