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揭秘新型降压机制,FDA批准40年来首个难治性高血压新药
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揭秘新型降压机制,FDA批准40年来首个难治性高血压新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近日在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iMeta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新型降压药物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和粪菌移植等方法,深入分析了RAAS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ARB治疗后,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乳酸杆菌、放线杆菌和脱硫弧菌的丰度明显降低。这些变化与血压下降、血管纤维化损伤减轻和肠道功能改善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首次从肠道微生物角度阐明了RAAS系统抑制剂的作用新机制,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研究团队表示,ARB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减轻血管胶原沉积和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降压和高血压靶器官保护的双重作用。
与此同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期批准了一款名为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的新型降压药物上市,这是近40年来首个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新药。阿普昔腾坦是一种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够同时阻断内皮素A(ETA)和内皮素B(ETB)受体,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阿普昔腾坦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方面表现出显著的降压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这一突破性药物的上市,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当前,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12.8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中国,这一数字更是高达2.45亿。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也仅有16.8%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即对三种及以上降压药物无反应的高血压,更是对临床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医学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除了药物治疗,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作为一种新型微创介入治疗手段,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RDN通过射频能量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降低神经活性,从而达到降压效果。目前,RDN已获得欧盟、美国和中国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准,成为高血压治疗的第三种选择。
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研究成果和阿普昔腾坦的上市,无疑为高血压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未来高血压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有效,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有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