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防骗指南:这些诈骗手法要当心!
双十一防骗指南:这些诈骗手法要当心!
2024年双十一前夕,各类网络诈骗活动进入高发期。近日,多地警方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消费者警惕各类诈骗手法。本文整理了当前较为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并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帮助大家在双十一期间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警惕!这些诈骗手法要当心
邮寄黄金诈骗:诈骗分子以"缴纳黄金可申请国家补贴"、"投资理财"等为由,诱骗受害者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址。此类诈骗手法花样繁多,包括但不限于:
- 虚假扶贫补贴
- 网络投资理财
- 刷单诈骗
- 冒充公检法
- 租房投资诈骗
防范提示:不要轻信任何涉及黄金交易的陌生投资建议,投资务必通过正规平台。
微信支付"百万保障"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微信官方客服",以"百万保障到期需续费"为由,诱导用户下载会议软件并进行转账操作。
防范提示:微信支付的"百万保障"是永久免费服务,不需续费。接到此类电话,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仿冒官方APP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熟人分享二维码或链接,诱导用户下载假冒APP,进而盗取个人信息和资金。
防范提示:下载APP应通过官方应用市场,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
共享手机屏幕诈骗:诈骗分子诱导受害者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功能,伺机获取短信验证码、密码等敏感信息。
防范提示:不要轻易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保护好个人隐私。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不法分子常通过短信、邮件发送钓鱼链接,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务必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使用复杂密码:为不同账户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可以考虑使用密码管理器来帮助记忆。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
谨慎使用公共Wi-Fi:公共网络环境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支付操作。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万一,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和数据,确保在遭遇诈骗时能够及时恢复。
官方提醒:这些行为要警惕
选择正规渠道:无论是购物还是查询信息,都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
不轻易转账:任何要求转账、汇款的行为都要提高警惕,特别是涉及"保证金"、"手续费"等名义的。
及时举报:如发现可疑行为或已遭受诈骗,应及时向警方报案,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投诉。
双十一期间,网络诈骗活动猖獗,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防范知识,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希望大家都能享受一个安全、愉快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