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5∶2禁食法有效改善脂肪肝,且更易坚持
最新研究:5∶2禁食法有效改善脂肪肝,且更易坚持
近期,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发表了一项关于“5∶2禁食法”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间歇性断食改善脂肪肝症状。研究显示,每周两天的严格热量控制,配合其他五天的正常饮食,不仅能减轻体重,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和炎症问题。这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专家提醒,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体质虚弱或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脂肪肝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的。
什么是5∶2禁食法?
5∶2禁食法是一种间歇性断食方法,具体操作是每周选择两天进行严格热量限制(摄入量控制在500-1000kcal),其余五天则正常饮食。这种饮食方式相对简单易行,不需要严格控制每餐的摄入量,而是通过调整进食时间来创造热量缺口。
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比了5∶2禁食法与传统的持续热量限制(CCR)在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方面的效果。研究发现,在12周的饮食干预后,5∶2禁食法使得MASLD患者的肝脂肪含量减少了20.5%,与持续热量限制相比,效果相当。更重要的是,5∶2禁食法的依从性更高,参与者更容易坚持。在研究中,5∶2禁食法组的依从性高达96.3%,而持续热量限制组仅为82.8%。
为什么5∶2禁食法能改善脂肪肝?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被脂肪包裹的肝脏”,其特征是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目前,脂肪肝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高达12.5%-35.4%。研究表明,脂肪肝有可能跳跃式发展,6%的肝癌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转变而来。
5∶2禁食法改善脂肪肝的机制在于,禁食期间,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炎症通路受到限制,而蛋白质组、代谢途径、基因活性等方面则显著上调,共同作用于脂肪酸的分解和糖异生的增加,从而抑制脂肪的堆积,减缓脂肪肝病情发展。
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
虽然5∶2禁食法对改善脂肪肝有显著效果,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 胃肠功能不佳的人
- 糖尿病患者
- 体质虚弱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脂肪肝患者,5∶2禁食法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饮食调整方法。但实施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确保安全有效。
全面的健康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5∶2禁食法虽然能改善脂肪肝,但不能完全治愈,尤其是遗传性脂肪肝。想要科学有效地改善和调理脂肪肝,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 管理体重:肥胖是脂肪肝的重要风险因素,预防脂肪肝需要避免超重。
- 均衡膳食:避免肥甘油腻食物,注意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
- 规律锻炼:运动可促进体内脂肪消耗。
轻度脂肪肝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通过减重和改善饮食便可逆转。但对于中、重度脂肪肝,则需要专业治疗,否则可能进展为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总之,5∶2禁食法为脂肪肝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饮食调整方案,但实施时需谨慎,并结合其他健康生活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