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南长城”临海古城墙再入遗产预备名单,防洪功能独特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南长城”临海古城墙再入遗产预备名单,防洪功能独特

近日,临海古城墙再次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江南长城”,临海古城墙不仅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还因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防洪功能而备受瞩目。此次入选预备名单,标志着临海古城墙向世界文化遗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临海古城墙,全称台州府城墙,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各朝代修整保留,兼具军事和防洪需求。城墙总周长约6287米,高7米,设有4座城门、瓮城和8座马面。其布局巧妙利用地形优势,北侧沿北固山山脊延伸至灵江东岸,西至巾山西麓,形成了后靠北固山、前临灵江的防御体系。

历史变迁与建筑特色

临海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在唐代进行了扩建,到了宋代时期定型,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王钱俶决定摧毁各地城墙以示对宋朝的忠诚,包括临海古城在内的十三州城墙也在此列。但因临海城墙在灵江段具有防洪功能,因此被保留下来。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对城墙进行了重修,采用砖石包砌技术,并使用糯米或灰浆作为粘合剂,使得城墙更加坚固,同时提升了防洪能力。明代名将戚继光在临海驻守八年期间,联同知府谭纶对台州府城墙进行加高加厚改造,以增强对倭寇的防御力。他们还创新建造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显著提升了城墙的防御功能,塑造了城墙的现有形态。

申遗历程

2006年,临海古城墙与南京、西安、荆州、兴城等城市的城墙组成“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后,该项目不断推进,临海古城墙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特色,在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

临海古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和防洪的重要设施,更是台州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临海市高度重视古城墙的保护与开发,将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成为台州市首次以立法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临海市注重保持古城墙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全长1080米的紫阳街,升腾的“烟火气”,如海纳百川般,将台州当地的精髓和特色都糅在了其中。主街延伸出的50余条小巷,生活着2.8万名原住民,这也成了一座“活着的古城”。这里还是新荣记“老家”,一城10家“荣”字号餐厅,名副其实的“米其林小镇”。

临海古城墙再次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认可,更是对其保护工作的肯定。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江南长城”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展现中华文明魅力的重要窗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