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低空经济爆发,中直股份能否抓住机遇?
海南低空经济爆发,中直股份能否抓住机遇?
近日,《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6年建成通用机场9个,布局低空飞行器起降场500个,划设低空航线300条,实现有人机、无人机飞行量分别达30万架次、450万架次,引进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达200家,实现低空产业规模达300亿元。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为海南低空经济的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作为低空经济产业的龙头企业,中直股份的表现备受关注。然而,根据2024年三季报显示,中直股份前三季度虽然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位居行业前列,但同比却呈现下降态势。具体来看,中直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减少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减少29.92%。公司表示,出现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受到部分产品价格调整对业绩的积极影响,而本期价格调整影响较小。
面对海南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直股份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业绩反弹,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海南低空经济:政策引领,前景广阔
海南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海岛省份,海南拥有广阔的低空空域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根据《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海南将重点拓展建设八个应用场景,包括城市空中交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低空经济示范区、低空旅游观光、低空跨海运输、无人机海洋管理、无人机安全巡护、无人机热带特色农业应用等。
其中,低空旅游观光和低空跨海运输最具特色和潜力。海南是著名的跳伞旅游目的地,提供夕阳跳、云海跳等多种跳伞体验。游客可以选择在夕阳西下时分,欣赏落日余晖映照海面的美景;或者在雨后初晴时,感受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这些独特的低空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中直股份: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直股份作为低空经济产业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面对海南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直股份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从竞争格局来看,海南低空经济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企查猫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海南省航空材料相关企业达到285家,雷达相关企业达到141件,无人机制造相关企业达到67家,直升机制造相关企业达到69家,航空租赁企业达到471家,机场建设企业达到199家。这些企业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中直股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海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首先,中直股份应加大在海南市场的布局力度,积极参与海南低空经济示范区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的建设。其次,中直股份可以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适合海南市场的低空飞行器产品,如货运eVTOL和大载荷长航时无人机,满足跨海运输和物流配送的需求。此外,中直股份还可以与海南的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低空旅游观光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抓住机遇,实现突破
面对海南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直股份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首先,中直股份应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根据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海南自贸港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仅为15%,远低于内地的标准税率。其次,中直股份可以借助海南的地理优势,开拓东南亚及全球市场。海南位于东南亚和太平洋航线的交汇处,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务。此外,中直股份还可以积极参与海南的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
总体来看,海南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中直股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虽然当前中直股份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但只要能够抓住海南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就有望实现业绩的反弹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