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真的能降血压吗?
低钠盐真的能降血压吗?
近期,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ESC发布了最新的《2024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团队开展的SSaSS研究、DECIDE-Salt研究等多项原创性成果被写入该指南,低钠盐作为生活方式干预手段被列为IIa类推荐、A级证据,成为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新的策略。欧洲心脏病学会历史悠久、国际影响大,该指南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高血压指南之一。
低钠盐,顾名思义,就是含钠量较低的盐。它是在普通食盐(氯化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氯化钾制成的。这种盐不仅保留了普通食盐的基本口感,还能有效减少人体对钠的摄入量。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矿物质之一,但过量摄入钠却会增加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肾脏功能不佳者来说,低钠盐无疑是一种更为健康的选择。
心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导致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45%以上。钠摄入过多和钾摄入不足均可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减少钠摄入列为预防慢性病的最佳措施之一,推荐每日摄入钠不超过2000 mg(相当于食盐5g/天),钾摄入不少于3510mg/天。然而,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钠摄入量超过WHO推荐量两倍余,而钾摄入量约为WHO推荐量的一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居民食盐摄入量下降20%”。实现这一目标,亟需行之有效、且可大范围推广的公共卫生策略。
富钾低钠盐(下称“低钠盐”),是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氯化钾制成的食盐替代品,既达到减钠不减咸,还实现“双重”降血压目的。指南指出:“尽管未能将钠摄入限制到每日2000mg以下,但SSaSS研究和DECIDE-Salt研究所展现出的通过使用低钠盐减少心血管病的因果证据是令人信服的。”基于此,指南建议:对于没有中重度CKD且钠摄入较高的高血压患者,可采用低钠盐或水果蔬菜丰富的膳食补充钾摄入。该推荐为此次新增推荐,为IIa级推荐、A类证据。
低钠盐真的能降血压吗?
答案是肯定的。多项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低钠盐确实能有效降低血压。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就是有力的证据。他们的研究显示,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可以显著降低血压水平,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使用低钠盐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低钠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是一些使用低钠盐的注意事项:
肾脏功能不全者需谨慎:由于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肾脏功能不全的人可能无法有效排出多余的钾,导致血钾升高,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高钾血症患者禁用:高钾血症患者应避免使用低钠盐,因为这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钾水平,对心脏功能造成影响。
服用某些降压药的患者需咨询医生:正在服用ACEI类、ARB类降压药或保钾利尿剂的患者,使用低钠盐前应咨询医生,因为这些药物本身就有保钾作用,与低钠盐合用可能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
控制总量:即使使用低钠盐,也需要控制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量不超过5克。低钠盐同样含有钠成分,因此在使用时也应控制总量。
如何安全使用低钠盐?
逐步替换:可以从部分使用低钠盐开始,逐渐增加比例,让味蕾慢慢适应。
注意总量:使用低钠盐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使用。仍需关注整体的盐摄入量,避免过量。
关注食品标签:在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选择低钠产品。
增加钾的摄入:除了使用低钠盐,还可以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钾的食物来帮助降低血压。
定期监测: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低钠盐后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确保安全有效。
低钠盐作为一种健康选择,适合部分人群食用。但在选择和使用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到科学合理。同时,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低钠盐有效、安全、简单、经济,对全人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前,已有多个国内外指南将低钠盐作为生活方式手段进行推荐。如2022年《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3年《ESH高血压管理指南》《ESC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等。而近期发布的《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则系统梳理了低钠盐的科学证据,提出了合理使用低钠盐的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