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老助老”志愿服务:破解老龄化难题的新路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3: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老助老”志愿服务:破解老龄化难题的新路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18%,我国正加速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还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01

积极老龄化: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

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老年人并非社会的负担,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群体。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身心健康。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进一步指出,人的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老年人通过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02

志愿服务: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参与志愿服务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志愿服务提供了社交互动的机会,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帮助他人,老年人能够获得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此外,志愿服务还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

03

“围裙奶奶”的故事:以老助老的生动实践

在天津市北辰区,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围裙奶奶”巾帼志愿服务队。这支由30名60周岁以上低龄健康老年人组成的队伍,通过生活保障、精神慰藉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帮助高龄、独居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她们不仅为困难老人送去热腾腾的饺子,还定期开展入户走访、节日慰问等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围裙奶奶”们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资源短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低龄老年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帮助他人,她们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实现了从“被照顾者”到“照顾者”的角色转变。

04

政策支持:构建可持续的志愿服务体系

尽管老年人志愿服务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社会认知偏差、身体心理限制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因此,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志愿服务体系,需要政府、社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有利条件。社区则应发挥平台作用,搭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各界也应转变对老年人的传统认知,充分认识到老年人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价值。

05

展望未来:让志愿服务成为老年人生活的新常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志愿服务的意义将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服务模式,更是一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老年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同时,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也能为社会带来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更多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让志愿服务成为他们生活的新常态。这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