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3D可视化:智慧车站实现全方位智能监控
BIM+3D可视化:智慧车站实现全方位智能监控
智慧车站是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旨在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车站的运营效率、安全性及乘客体验。基于既有的综合监控技术,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车站设备、环境、客流、人员等对象群的智能感知与发现。车站全息感知不限于传统的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还包括对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客流动态等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分析。
图扑软件应用自研产品 HT for Web 结合 BIM 技术,搭建轻量化的 WebGIS 智慧车站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轨道交通信息,实现了车站数据的多维互联与融合。提升了车站信息管理效率和运营效能,并优化了乘客出行体验。对构建智能、高效、环保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城市交通的持续发展。
车站监控
基于 BIM 技术的图扑智慧车站 3D 可视化更是将车站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 BIM 技术,可以构建出车站的详细三维模型,包括站台、站厅、设备以及站内房间等各个部分。这个模型不仅具有高度的真实感,还能实时反映车站的运行状态。
HT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了多种监控技术和设备的平台,用于实时监视和管理车站的运行状态、安全、服务以及其他重要功能。实现视频监控、设备告警、环境监控、乘客流量等方面的实时展示,利用智能化的综合监控,帮助管理人员优化车站的运营和维护。
设备实时监测
在 HT 车站三维场景中展示本车站的设备实时状态信息,包括电梯、电扶梯、售票机、闸机、摄像机、屏蔽门、电扶梯、PIS 屏、烟感、机电设备、环控设备、门禁等设备状态以及车站防火分区状态。
点击相应设备,可弹出设备参数面板,面板样式和显示内容根据实际用户需求确认,支持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状态进行详细信息显示。当设备异常时,能在车站三维场景上进行明显的颜色标注显示并闪烁,提示效果明显突出并弹出相对应的异常信息。
图扑三维可视化场景亦可自动锁定到告警设备,并展示其告警效果和弹窗,支持通过按钮关闭此自动定位功能。
页面右侧显示设备实时监测列表,通过点击列表中的每一项,可定位到车站场景中对应的设备视角
设备感知
通过全息感知的方式对车站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对车站内各类设备、环境参数、客流动态等的实时、全面监测,从而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运行隐患。
在此基础上,利用图扑 3D 可视化技术,可以将车站关键设备的监测数据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在一体化网页中。运维人员只需通过网页,就能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参数等信息,从而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这种可视化展示方式不仅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设备运行动画
根据数据展示设备运行状态,如运行展示动画,非运行则静止。
列车行驶动画:站台行车对接或模拟列车时刻表,显示列车驶出或驶入等。
设备设施动画:根据接口返回的设备实时数据展示车站内的设备设施开启关闭状态标识,设备开启状态下的动画包括扶梯上下行、闸机开关、屏蔽门开关、直梯上下行。
环境监测
利用图扑可视化技术实现车站环境监测可视化,将车站内的环境监测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声水平等)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图形界面动态展示这些数据。通过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以迅速了解车站内环境状况的细微变化,并及时调整通风、制热/制冷等系统来维持舒适的车站环境。
HT 可视化界面直观展示了所有需要关注的环境参数,有助于运维人员快速识别问题所在,提高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效率。
人员定位
车站人员定位功能是通过各种定位技术如 RFID(无线射频识别)、Wi-Fi、蓝牙等来实时追踪车站工作人员的位置。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对接后台系统实时人员坐标数据,动态在 HT 三维场景中进行展示。将人物模型实时还原在车站三维场景中,并标注人员姓名、工号等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系统可以快速找到最近的员工来处理突发事件或乘客请求,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监控工作人员是否进入了禁区或危险区域,及时提醒和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确定人员的位置,有效进行人员疏散。
智能巡站
智能巡站可分为自动巡站、人员巡检。
自动巡站模式:该模式下用户不需要任何操作,只需预先设置好巡视路径,系统根据设置的路径自动在车站三维模型中进行漫游巡视。自动巡视过程可暂停和继续,以及提前结束,自动调节巡视倍速。
人员巡检模式:
第三人称巡检:场景中自由放大缩小旋转,通过鼠标右键进行平移,可迅速找到需要关注的设备。
第一人称巡检:即模仿人在车站内行走巡逻场景,通过 Z 轴固定(即视角高度固定)的形式,结合键盘 WASD 进行前后左右行走,即可模拟第一人称巡检,鼠标移动到设备上弹窗该设备信息。也可通过事先设定好的路线实现自动巡检,当视角到设备时,自动弹出设备信息。
客流热力
利用 HT 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地铁站内乘客流动密度和分布情况,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铁站内不同区域的客流量大小,从而直观呈现出乘客在地铁站内的聚集状况和流动趋势。通过实时监测客流热力图,地铁站运营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各时段乘客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地铁运力布局。
根据客流热力图分析结果,可以识别乘客使用频率高的区域、设施或服务点,据
昆明市通过“云—边—端”协同技术理念,打造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城轨云平台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该方案采用超融合智能硬件控制一体机,满足轨道交通所有弱电专业系统车站业务的计算、交换、存储的资源需求。通过全弱电系统融合的微服务架构和实时数据中台架构,有效解决了弱电各系统分立导致的信息孤岛弊病。该方案不仅节约了设备和用房,降低了能耗,还压缩了建设周期,提升了开发效率。
智慧车站带来的效益
智慧车站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例如,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可以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发车频率。同时,智能运维系统能够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
乘客满意度的提升是智慧车站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智能导引系统和实时信息发布让乘客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减少等待和寻找的时间。智能安检和无感支付则大大缩短了进站时间,提升了出行体验。此外,通过环境监测和智能调控,车站能够保持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了乘客的满意度。
智慧车站还显著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站内外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隐患。智能巡检机器人和传感器网络则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在紧急情况下,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快速制定应急预案,指导乘客安全疏散。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慧车站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车站将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通过5G网络,车站能够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使得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更加精准。物联网技术则能够连接更多的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全方位的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使车站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然而,智慧车站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融合的挑战。智慧车站需要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何实现这些技术的无缝融合是一个重要问题。其次是数据安全的挑战。智慧车站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一个重要课题。此外,标准化建设也是一个挑战。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智慧车站建设标准不一,如何实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智慧车站是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车站设备、环境、客流、人员等对象群的智能感知与发现。智慧车站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乘客满意度和安全保障水平。未来,这种智慧管理模式将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