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安吉龙山古城遗址:千年文化瑰宝的创新保护之路
探秘安吉龙山古城遗址:千年文化瑰宝的创新保护之路
安吉龙山古城遗址,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遗址,正以创新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越国早期的重要都邑,这里不仅见证了古代文明的辉煌,更在现代保护与利用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千年古城的历史回响
安吉古城遗址,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据考古发现,这里曾是越国早期的重要都邑,是研究越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存。而与其相伴的龙山越国贵族墓群,更是保存有268座越国贵族墓葬,为研究越国墓葬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考古新发现:八亩墩的传奇
近年来,安吉龙山107号古墓葬(俗称“八亩墩”)的发掘成为考古界的重要发现。这座要素齐备、结构独特的越国王陵,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越国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田正标研究员带领团队,对八亩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参与了保护展示工程,使这一重要遗址得以科学保护和展示。
创新保护:让遗址“活”起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运而生。公园依托古城遗址和龙山越国贵族墓群而建,通过创新的保护模式,让遗址焕发新生。
遗址公园成立了由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院士领衔的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院校。这一“智囊团”不仅参与公园的整体规划,还指导展陈设计和研学课程开发,确保考古资料和信息的准确解读。
“考古大学堂”:文化传承的新方式
走进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考古大学堂”五个大字。这里不仅是文物展示的空间,更是一所学习、体验、感知考古的大学堂。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巧妙地将考古知识融入其中,从洛阳铲的使用到考古地层学的介绍,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遗址公园还开发了丰富的研学体验课程,包括模拟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考古的魅力。园区内的各类考古探方占地600平方米,为研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杨明等专家,还亲自为游客讲解八亩墩出土绿松石的复原展示项目,让考古成果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未来展望:遗址公园群落的构想
安吉古城遗址虽然占地仅33万平方米,但其所在的苕溪平原上分布着众多古遗址,形成一个庞大的遗址群落。安吉古城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柯安顺提出“遗址公园群落”的概念,计划将上马坎旧石器遗址公园、安城遗址公园等串珠成链,打造特色文旅路线。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遗址的保护水平,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流转、租用等方式,遗址公园盘活了4700平方米的旧房和4700亩的农田山林,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80多万元的经营性收入。同时,文旅项目的落户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真正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安吉龙山古城遗址,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让世人得以一窥古代文明的辉煌。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探索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