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绿茶:1700年历史传承,独特工艺成就茶中珍品
梅州客家绿茶:1700年历史传承,独特工艺成就茶中珍品
梅州,这座千年古城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绿茶——客家绿茶,又名“温肚茶”。这种茶叶承载着1700年的历史沧桑,以其独特的炒米香和高火甜韵,成为梅州茶文化的重要象征。
千年传承,历史渊源
客家绿茶的历史可追溯至魏晋时期,历经唐宋明清的兴盛,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梅州,这片被誉为“千年茶乡”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孕育出了这道茶中珍品。
精湛工艺,独特风味
客家绿茶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从采摘到成品,需经过七道工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剔拣、复火。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客家先民的智慧,也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风味。
摊青是将鲜叶摊放至色泽转暗并散发清香;杀青则通过高温抑制酶活性,保持茶叶绿色;揉捻塑造条索紧卷的外形,并促进细胞破碎;干燥使茶叶脱水,便于长期保存;剔拣去除杂质,确保成品纯净;复火则是长时间高温烘焙形成独特品质。
这种独特的工艺,造就了客家绿茶“外形卷曲紧结、灰绿起霜,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的鲜明特征。尤其是其独特的炒米香和高火甜韵,让人一尝难忘。
文化传承,非遗保护
2023年,“客家炒绿制作技艺”被列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梅州茶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客家绿茶不仅是日常饮品,更凝结着客家人坚韧不拔、勤劳智慧的精神品质。
近年来,梅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目前,梅州拥有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茶叶)25家,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9家,培育了一批市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示范社。茶产业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的重要种植产业,不少企业投资经营茶园,推动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户发展,有效促进茶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绿色发展,品牌崛起
在绿色发展方面,梅州大力推广生态茶园建设,制定《广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标准》,从茶园园地选择、建设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明确标准规范。目前,梅州已建成多个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茶叶品质显著提升。
梅州还积极推动茶叶加工设备升级,提升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同时,大力支持和规范绿色有机茶叶品牌认证,提高企业和市场对绿色有机茶叶品牌认知度。目前,梅州已有9家茶叶企业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37家茶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4个茶叶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梅州客家绿茶,这杯承载千年历史的茗茶,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的茶香传奇。无论是品味其醇厚口感,还是感受那份古韵悠长,都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