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变化预警肝癌,这些症状要当心
手部变化预警肝癌,这些症状要当心
近日,一则关于“女子晒手掌被网友提醒可能有肝病”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辽宁大连的郑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则“晒手掌”的视频,有网友留言提醒:“手掌有点像‘肝掌’,不开玩笑,赶紧去查查肝功能。”郑女士起初并未在意,但出于谨慎还是去了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她真的查出了脂肪肝和肝硬化等问题!
这个案例不仅让郑女士后怕,也让许多人开始关注起自己的手掌。那么,手部变化真的能预警肝癌吗?答案令人惊喜:确实可以!
肝掌:70%肝病患者的共同特征
“肝掌”是肝病患者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体征,大约70%的肝病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具体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部位(大拇指和小拇指根部)发红充血,按压后会变成苍白色,松开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后,体内雌激素无法正常代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专家指出,无论是乙肝、脂肪肝,还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引发的慢性肝炎、肝硬化,都可能导致手掌出现这种明显变化。因此,定期观察手掌情况,对于及早发现肝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发黄: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警示
除了肝掌,皮肤发黄也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预警信号。当肝脏出现功能性损坏时,胆红素的分泌与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皮肤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颜色变化。这种黄疸现象可能首先表现在手掌上,也可能伴随眼部巩膜和尿液发黄。
台湾重症专科医生黄轩指出,当肝功能发生变化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会下降,进而出现黄疸现象。具体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呈现黄色或棕色,这表明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数值已超过正常范围(0.2-1.2mg/dL)。
其他早期症状:需综合判断
除了手部变化,肝癌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早期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然而,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疲劳或消化不良。因此,当发现手部有明显变化时,应特别留意是否同时出现以下情况:
- 持续性疲劳感,即使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
- 食欲减退,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
- 右上腹不适或疼痛
- 尿液颜色变深,呈浓茶色
及早检查:赢得治疗先机
专家建议,一旦发现上述手部变化或其他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脏B超等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对于有肝炎病史、长期饮酒、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等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
在体检指标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项:
- 白蛋白水平:白蛋白下降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受损
- 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酶水平升高通常反映肝细胞损伤和肝脏炎症
- 甲胎蛋白(AFP):指标升高需警惕肝脏炎症或肿瘤
此外,腹部彩超若发现肝脏体积异常、回声不均匀等,也应进一步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胜于治疗
除了关注早期症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肝癌的关键:
- 适量饮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 均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 适度运动,增强身体代谢能力
-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
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风险,保护肝脏健康。
肝癌虽然凶险,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关注手部变化等早期预警信号,及时就医检查,我们完全有可能在疾病初期就发现并治疗,从而避免发展至晚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留意自己和家人的手部变化,定期进行体检,共同守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