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月教你破解孩子顶嘴难题
黄秋月教你破解孩子顶嘴难题
“当孩子开始向父母顶嘴时,这代表孩子希望与父母建立更深层的关系。”这是资深媒体工作者兼育儿电台及电视节目主持人黄秋月,在一场线上公益讲座中的开场白。这句话或许会令许多家长感到惊讶,因为顶嘴在传统观念中往往被视为不尊重和叛逆的表现。然而,黄秋月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孩子顶嘴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他们对理解和接纳的渴望。
黄秋月指出,孩子选择顶嘴的真实原因是为了让父母更了解自己。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父母面前表现得最好,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正是他们发出的求助信号。孩子渴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帮助、支持、引导,被父母看见、被需要、被爱;而非被指令、惩罚、责骂、指责、打骂。其实父母也一样,每位父母也都渴望着自己能够被别人认可,成为大家眼中的称职父母。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但父母往往只把关注放在孩子坏的行为上,忽视了孩子的“求助信号”。
那么,面对孩子的顶嘴,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黄秋月建议,当孩子顶嘴时,父母应该静下心来,给自己黄金六秒的时间,整理一下思绪,再去面对孩子。在黄金六秒的这段时间里,父母应该探讨问题出现在哪里,思考该怎么与孩子进行更良好的沟通。父母也可以思考孩子作出这样的回应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孩子还有一些心事是需要父母去关心和化解的。父母的感觉很重要,在觉察问题之后,就要尝试练习接纳孩子的情绪,思考自己的话给了孩子什么感受,然后转化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接下来,父母就要付诸行动,通过实际操作来开导孩子,帮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和心声。
除了冷静沟通,黄秋月还强调了倾听与理解的重要性。她建议父母尝试了解孩子顶嘴这个行为背后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也要理解孩子与父母的认知有什么差异。尽管是同一件事情,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父母不应该把孩子意料之外的回应视成顶嘴行为,而是应该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地进行对话,才能达到良好和有效的亲子对话。
此外,黄秋月还提醒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梅拉宾法则指出,在人际沟通中,语言内容的影响力仅占7%,语调占38%,肢体表情则高达55%。这意味着,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不能只注重言辞,更要注意语调和肢体语言。例如,用温和、舒缓的语调开启对话,像询问孩子“今天学校趣事多不多呀”,让孩子放松戒备;在倾听时给予肯定的微笑和点头,眼神流露关切,身体前倾表示专注,无声传递“我在意你”的信息。同时,要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滔滔数落,而是简洁点明关键,再以关心收尾,比如“知道错啦,下次咋改进?妈妈陪你”。
心理学家黄仕明曾说,孩子深爱着父母,也想听从父母的教导,给予父母权威,但他们只有感受到爱的连接,被尊重,被看见的时候,才会愿意听从父母的引导。被评为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之一的贾容韬,也曾在教育儿子时感到无比挫败。当时,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上高二的儿子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游戏成瘾、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度被学校劝退。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儿子非但不听管,反而把他视作仇人。不得已,他开始反思自己,学习家庭教育,并尝试做出三个改变:给理解,表关心,多共情。在他的努力下,儿子最终戒掉了游戏,开始自发自觉地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
黄秋月在讲座的结尾处提到,每个父母都很想知道:“我有被看见吗?”、“我有价值吗?”、“我被这个世界接受吗?”。父母与孩子都活得很努力,也想要在双方面前表现得最好。那既然双方都那么努力,就不应该因为一时间的误解和冲动,说出一些伤人的话,伤了对方的心。父母面对那些敢于顶嘴的孩子就应该拥有多点耐心去倾听他的想法,给他多一些的理解和包容。会顶嘴的孩子也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但绝不是没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