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37万姓名带“龙”,279万生肖属龙
重庆:37万姓名带“龙”,279万生肖属龙
2024年龙年春节即将到来,"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大家的喜爱,因此人们在取名时也喜欢使用"龙"字。那么,重庆市有多少人姓"龙"?又有多少人的生肖属龙呢?
来自重庆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的消息显示,全市户籍人口中姓名带"龙"字的共有370959人。
姓名带"龙"的人口分布
据统计,在这370959位姓名带"龙"字的人当中:
- 姓"龙"的有159505人,其中男性占51.04%,女性占48.96%。
- "龙"姓主要分布在秀山县、大足区、永川区,分别是15572人、13407人、10457人。
- 从年龄分布来看,0
17岁占18.51%,1834岁占20.55%,35~59岁占40.42%,60岁及以上占20.52%。年龄最大的是一位103岁的老奶奶。
除了本来姓"龙",取名用"龙"字的人也不少。取名叫"龙"的重庆人有211490人,其中:
- 取单名"龙"的最多,有19446人
- 其次是"小龙",有14241人
- 第三是"海龙",有5437人
- 取名"龘"(音dá)字的有2人,该字古同"龖",意喻龙腾飞的样子
- 有趣的是,重庆姓龙名龙的有15人,姓龙名"某龙"的有21人
重庆警方提醒,取名时慎用生僻字。虽然全国人口信息专用汉字字库一直在收录增补生僻字,但其他很多部门和单位没有专用字库,取名用生僻字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办理其他事项时容易遇阻。如果想避免重名,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重庆公安治安总队"主页底部"公安应用"进入"警快办"查询。
生肖属龙的人口统计
另据介绍,全市生肖属龙的人约有279万,从1916年到2012年跨越两个世纪,其中男性141万余人,女性137万余人。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出生于1916年的老奶奶,即将在龙年迎来自己108岁寿辰。
"龙"字在地名中的运用
"龙"字不仅广泛用于人名,在山川、河流以及建筑的命名中也十分常见。据统计,全市以"龙"字命名的街、路、巷一共有1994处,比如渝北区龙溪街道、渝中区来龙巷、九龙坡区含龙路。
"龙"姓的起源与历史分布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龙不仅是一种民族形象,更是一个意象符号。早在远古时期,中华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他们的氏族便以龙作为图腾崇拜,而在今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骄傲地宣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从龙图腾崇拜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都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中国人对龙的独特情结。而作为姓氏的龙姓,也有着同样的底蕴。正如人们对龙的崇拜与敬畏,千百年来龙在中国,始终是作为神话传说般的存在。因此与它息息相关的龙姓,其源起也充满了神话色彩。
龙姓的源流古老,涉及上古传说,其中一个源流龙姓望出天水,出自御龙氏,《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其名龙为氏。
先秦时期,龙姓初见于河南、山西、山东、安徽等地。
两汉时期,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皆有分布。在西南巴蜀等地为大姓,"公孙述时,大姓龙、傅、尹、董与功曹谢暹保境为汉"(《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
宋元之际,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减少,主要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地区。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龙姓的人口约280万,为全国第八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8%。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海南等南方各省。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龙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南。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