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耕地保护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2: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耕地保护

杨门村,一个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大法寺镇的普通村庄,近年来却在耕地保护方面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方参与和科学管理,杨门村不仅守住了耕地红线,还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从“巴掌田”到高标准农田

“以前我们村的田地都是零零散散的,大的不过一亩,小的只有几分,根本没法机械化作业。”村民张大爷回忆道。杨门村地处丘陵地带,耕地分散且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门村积极响应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全村耕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

经过两年的努力,杨门村完成了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昔日的“巴掌田”被改造成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新修的机耕道让大型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灌溉沟渠的建设也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村民李大姐感慨地说:“现在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收成也更好了。”

02

多方参与,共筑耕地保护屏障

杨门村的耕地保护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村党支部书记王书记介绍:“我们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农业企业组成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耕地保护中的问题。”

在资金筹措方面,杨门村采取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另一方面,鼓励村民和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耕地保护。据统计,杨门村共吸引社会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

0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亩产提高了20%,粮食总产量增加了60万斤。村民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农业企业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0元。

除了经济效益,耕地保护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杨门村同步推进了农村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普活动,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04

未来展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村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杨门村并没有满足。村党支部书记王书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实现全村耕地全覆盖。同时,我们还计划引进更多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智慧农业,让杨门村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村。”

杨门村的故事,是全国耕地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方参与和科学管理,杨门村不仅守住了耕地红线,还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杨门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