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首个夜间高血压管理共识发布,亚洲专家提供临床新标准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4: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首个夜间高血压管理共识发布,亚洲专家提供临床新标准

2024年11月8日,全球首部国际性夜间高血压临床管理共识文件——《夜间高血压管理亚洲专家共识》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上重磅发布。该共识由亚洲心脏学会牵头,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28位心血管病学专家的智慧,旨在为亚洲人群提供更精准、有效的夜间高血压管理方案。

01

亚洲人群的特殊挑战

亚洲人群在高血压管理方面面临一些独特的挑战。研究显示,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这主要与亚洲人普遍存在的高盐饮食习惯和盐敏感性有关。此外,亚洲人群的血压昼夜节律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些因素都使得夜间高血压在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02

共识核心要点

定义与诊断

共识明确指出,夜间高血压定义为夜间平均收缩压≥120 mmHg或舒张压≥70 mmHg。由于夜间血压监测的特殊性,家庭血压监测被强调为发现夜间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重要手段。共识建议,家庭血压≥135/85 mmHg时,应警惕夜间高血压的可能性。

管理策略

共识推荐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或控释/缓释剂型,以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对于药物选择,共识特别推荐了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等新型复方制剂。这类药物结合了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CCB(钙通道阻滞剂)的优势,能够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联合治疗

共识强调,单一药物往往难以满足夜间高血压的治疗需求,推荐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例如,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就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选择。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能使单药控制不佳患者的平均坐位收缩压进一步降低15-20 mmHg,显著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03

专家解读

作为共识撰写组成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指出,该共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亚洲人群的高血压特点,引用了大量来自亚洲的研究证据。共识的发布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生和患者对夜间高血压的认识,还将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的高血压管理水平的提升。

04

临床应用与展望

随着共识的发布,夜间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例如,首个中国原研ARB+CCB固定复方制剂——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在京东健康线上首发。这类创新药物的出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夜间高血压管理亚洲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亚洲在高血压管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科学的诊断标准和规范的治疗方案,共识将为提高亚洲人群的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策略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夜间高血压这一“隐形杀手”将被逐步攻克,为患者带来更健康、更高质量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