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治疗咽峡炎链球菌感染:经典抗生素的新应用
青霉素治疗咽峡炎链球菌感染:经典抗生素的新应用
咽峡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口腔、鼻咽和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它通常与人体共存而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引发感染或疾病。咽峡炎链球菌属于草绿色链球菌的一个亚群,包括咽峡炎链球菌、中间链球菌和星座链球菌三个不同的菌种。这些细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定植于口咽、胃肠道和阴道。
咽峡炎链球菌感染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猩红热。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和弥漫性红色皮疹。起病时就开始发热咽痛,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还可能有脓苔、杨梅舌。发热一天后会全身出现鸡皮样红疹,伴轻微痒感,恢复期皮疹部分还有蜕皮。
青霉素是治疗咽峡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白喉等。
青霉素的用法用量如下: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青霉素治疗时需注意以下事项: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在有青霉素过敏史和/或对多种过敏原有过敏史的个体中,使用青霉素需谨慎。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应停止使用并采取适当治疗。青霉素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疗建议,并详细描述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禁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