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3上海出版论坛:AI赋能出版,编辑力的变与不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9: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3上海出版论坛:AI赋能出版,编辑力的变与不变

在人工智能(AI)迅速发展的浪潮中,出版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中保持出版的核心价值,成为了业界人士深入探讨的主题。近日,上海图书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论坛以“新时代编辑力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编辑、学者,共同探讨AI如何赋能出版行业,以及新时代编辑力的本质和特色。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AI技术在出版业的全面应用,让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2023-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AI技术的全流程渗透已成为推动出版业转型的重要引擎。与传统出版职能相比,现代出版不仅是知识的简单载体,更演变为知识和智慧的孵化器。这一变化促使编辑角色的演变,编辑不再只是简单的文本处理者,而是与动态的智能体系进行深度对话的专业人士。

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在会上指出,唯有与时俱进,我们才能回应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他强调,“变”在于出版理念的更新与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不变”则是服务于作者和社会的初心,从而保证内容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生产呈现去中心化的特征,传播也日趋即时和广泛。许多参与者在论坛中提到,编辑在内容筛选和呈现中必须关注个性化与精准化,灵活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的信息流动。这就需要新时代编辑力的提升,以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

随着智能体的兴起,出版产品的结构和流程都在重新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菁分享了AI大模型在出版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荐书系统和智能编校查询系统,打破传统的业务孤岛,实现资源共享与复用。可以说,智能体不仅为编辑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内容的质量把控提供了新的可能。

鲍静,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分享了她对新时代编辑力的深刻见解。她强调“有感情”是编辑持续做好工作的关键,这种情感投入体现在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与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正如她所言,编辑力的提高并不仅源于技术,而在于对社会价值的坚守。

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编辑到读者,整个生态圈都在通过AI重构。以《分子植物(英文)》期刊为例,它已成为全球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的标杆,依靠高水平的编辑和审稿机制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编辑部主任杨箫指出,期刊通过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学科发展,这也是新时代编辑力的重要体现。

除了在内容生产方面的转型,出版机构在区域国别研究和中外文明交流等领域也越来越重视专业内容的深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胡怡纯谈到,在外语教育的推动下,他们正致力于为国家战略服务,通过区域国别方向的高质量教材和应用研究,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在这个技术迅速演变的年代,编辑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内容的守护者,而是创新的引领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编辑,参与者们被鼓励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王焰,上海市编辑学会会长指出,编辑力的提升在于对高质量出版的追求,也在于如何将传统与科技结合,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而言,人工智能重塑了出版业,这不仅代表着技术的更新,更引发了关于编辑力本质的深层思考。新时代的编辑不仅要具备技术驱动的敏锐度,还需要坚守价值观与使命感。在这个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如简单AI等智能工具,将极大提高编辑们的工作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行业挑战,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正如论坛所传达的,新时代的编辑力在于不忘初心,携手共进,乘风破浪,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与服务。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