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驱变桨技术破垄断,天津理工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驱变桨技术破垄断,天津理工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天津理工大学校长练继建团队凭借《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该校在智慧绿色海洋能源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为天津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与天津经开区的战略合作,天津理工大学正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助力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技术创新引领海上风电革命

该项目在海上风电开发领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例如,团队首创的双驱电动变桨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成功开发全国产化集成式电动双驱变桨系统。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项目团队还攻克了碳纤维设计、制造和检测等关键技术难题,相继成功研制国内最长的90米叶片和世界最长的126米叶片,为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02

从5兆瓦到18兆瓦:海上风电的跨越发展

自2013年以来,项目团队持续推动海上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发展。从首台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制,到2019年亚洲首台10兆瓦海上风机的问世,再到2023年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的下线,这一系列成就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大容量风电机组的成功研制,不仅提升了海上风电的发电效率,还为实现规模化开发和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03

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腾飞

天津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展现出强劲实力。近年来,学校年度科研经费从0.94亿元增长到2.26亿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学校获批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形成了4个具有天理特色的“亿元级”科研项目群。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与天津经开区的战略合作,天津理工大学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学校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多个国家级试点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些举措不仅加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还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04

引领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正朝着“拓展海洋经济”和“发展海洋科技”两个方向发展,海上风电正是开拓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也在积极探究新型海洋经济发展道路,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化并持续升级,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

海上风电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用能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二氧化碳减排,还关系到未来产业竞争优势问题。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用能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二氧化碳减排,还关系到未来产业竞争优势问题。海上风电资源的有序开发,将成为海上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05

开创海上风电发展新模式

海上风电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推进。项目团队积极探索联合投资和运维机制,以更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式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这种模式有助于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应对海上风电项目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有效分散风险,降低单一投资主体的负担。

通过联合投资和运维,各方可以汇集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更好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降低海上风光电建设和运维成本。

06

展望未来:海上风电的广阔前景

海上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推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海上风电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天津理工大学校长练继建团队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天津理工大学在智慧绿色海洋能源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为天津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与天津经开区的战略合作,天津理工大学正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助力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