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千年陶都焕发文旅新活力
宜兴:千年陶都焕发文旅新活力
宜兴,这座被誉为“中国陶都”的江南古城,正以独特的陶文化、美丽乡村和红色文化遗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宜兴市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逐渐成为江苏省内的新兴旅游打卡胜地。
陶都新韵: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承载着数百年来的匠心传承。2024年,宜兴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项非遗项目在此汇聚,其中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更是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在紫砂小镇丁蜀,数字化赋能为传统工艺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全国首个紫砂产业抖音直播基地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吸引8124家企业入驻,直接从业人员超5.5万人,创造了紫砂销售规模的指数级增长。此外,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更是将紫砂艺术与元宇宙、数字版权等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乡村蝶变:从田园到文旅胜地
宜兴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同样令人瞩目。白塔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行列,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带领村民,以“生态立村、文化强村、旅游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白塔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白塔村拥有八大高效农业基地,组建了苏南地区首家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900多户,年销售农产品5000多万元。同时,村里还建成了七大展馆和四大景区,精品民宿日接待用餐可达1000人以上,住宿500人以上。2022年,白塔村引进1.8亿元重点打造的“打铁花”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
红色记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宜兴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太华镇作为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板块,拥有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是无锡地区唯一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24年,苏浙皖三省毗邻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太华镇举行,“红色山乡 薪火太华”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正式揭牌。
这片区域涵盖了抗战的早、中、晚各个时期,是江南新四军红色文化的核心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太华镇正与周边地区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开创红色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宜兴市的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具体项目上,更体现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张渚镇以规划建设为引领,推动文旅配套优化升级,将特色景区、景观节点、美丽乡村串联起来,构建内畅外达的交通格局。同时,通过品牌营销和特色活动,不断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旅游发展带动力。
从千年陶都到美丽乡村,再到红色文化圣地,宜兴市正以创新思维和文旅融合理念,打造着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文旅名片。无论是紫砂艺术的数字化转型,还是白塔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亦或是太华镇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都展现了宜兴市在文旅发展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