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当“赌城”!除了博彩业,澳门还能做什么?
不愿当“赌城”!除了博彩业,澳门还能做什么?
澳门,这座曾经的“赌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澳门已经不再是依赖博彩业的城市。从巅峰时期博彩业占GDP七成,到如今降至三成左右,澳门正在谋求经济多元化转型。
从贸易港口到“赌城”的历史变迁
许多人对澳门的印象,还停留在威尼斯人、巴黎人等博彩业的标志上。但事实上,澳门最早的崛起,与博彩业并无直接关联。16世纪时,葡萄牙作为全球海上霸主,将澳门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核心港口。
然而,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英国掌控海洋霸权并将重心转向香港,澳门逐渐没落。为了生存,澳门民众只能从事一些不太赚钱的小生意,如生产火柴、香烛等。
澳门变成世界级“赌城”的过程十分曲折。传统产业来钱慢,澳门地方又小,人口还少,搞制造业,根本玩不过其他地区。葡萄牙政府呢?见形势不对,只想从澳门狠狠地捞一把油水,于是就发了牌照,让博彩业合法化。
博彩这个东西,不是说发了牌照就行的,关键得搞基建。毕竟你得方便人家游客来玩,产业才能带得动。可葡萄牙只想捞钱,不想建设。每年从澳门捞走的税收,全转移回葡萄牙国内了,澳门相当于放养。
直到90年代,澳门博彩业才真正开始爆发式增长。因为当时已经确定了回归日期,咱们大陆这边的基建狂魔提前下场了,帮澳门大搞基建。
1995年以前,澳门连机场都没有,国际赌狗根本不来。如今每年带来千万级游客的澳门机场,是大陆凭一己之力,帮澳门建起来的。
有了机场后,地面交通也少不了。澳门原本只有一座双向两车道的跨海大桥。后来才有了四车道、六车道,以及2024年10月最新通车的双向八车道澳门大桥。这些全都是大陆基建的手笔。
基建一上来,效果是立竿见影。澳门经济在博彩业的带动下,直接起飞。2002到2008年,澳门GDP年增长20%。澳门只有70万人口,却在2008年迎来了3020万游客,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也正是那一年开始,澳门博彩业收入,超过了面积比自己大十倍的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博彩之城。
转型的三大原因
既然博彩业如此强大,为何澳门还要主动转型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全球经济动荡,光靠博彩业来支撑,澳门的经济结构就会变得特别脆弱。一旦博彩业受冲击,整个澳门经济可能就玩不转了。
二是博彩业,其实扼杀了澳门的经济活力。博彩业那都是神仙打架,中小企业压根就参与不了,被少数几个大资本垄断了。所以澳门的中小企业少得可怜。没有中小企业,澳门其他产业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那澳门人不做生意,只打工行不行?也不太行。澳门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人口,要么在酒店打工,要么在餐厅当服务员。你想干点别的吧?对不起,澳门压根没什么岗位让你选,问就是只有博彩相关服务岗位。你想当个游戏制作人,都得去隔壁珠海才行。
三是竞争对手变多了。都知道博彩业来钱快,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地,也开始大力发展博彩业了。市场不再是澳门一家独大。
“1+4”经济多元化策略
2023年11月,澳门提出了“1+4”经济多元化策略。1是把博彩业融入到旅游休闲体系中来,打造世界级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占GDP比重40%。4指的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文体会展这4大产业,各占澳门GDP的15%。
澳门要在博彩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旅游、金融、养老以及文化体育产业。具体怎么搞呢?我们看拉斯维加斯就知道了。
拉斯维加斯经历过两次转型,一是从博彩,向旅游转型。因为拉斯维加斯的博彩业很赚钱,美国其他地方就也搞起来了。搞的人一多,拉斯维加斯竞争压力就大了。怎么办呢?拉斯维加斯的选择是,大量修建主题乐园。像米高梅历险游乐园,占地面积就高达33英亩,分为九大主题区,打造了丰富的歌舞表演,还收集了大量的野生动物。你在拉斯维加斯的沙漠里,都能看到鲨鱼。
经过10余年开发,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美最顶尖的亲子游乐中心,旅游收入也超过了博彩收入。
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迪士尼乐园诞生了,美国人不去拉斯维加斯了,都去迪士尼了。这就迫使拉斯维加斯迎来了第二次转型。这一次,拉斯维加斯的目标瞄准了体育文化产业,大搞演唱会,举办顶级体育赛事,包括美国超级碗等。美国的超级巨星纷纷涌向拉斯维加斯,演唱会,橄榄球赛,潮流科技会展等, 络绎不绝。
现在的拉斯维加斯,早就不是单一的赌城了。它每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消费320亿美元。其中博彩业只占25%了,大约80亿美元规模,转型非常成功。
澳门呢?不需要思考,直接抄作业就完事了。像刀郎在澳门开演唱会,1.8万个座位,仅仅8秒就全部售罄,场内外观众总量超过5万人。澳门还能凭借自己特殊的区位优势,邀请国际巨星登场。
但澳门唯一的缺点是,土地面积太小了,整个澳门还没有上海浦东机场大。为了解决澳门土地不足的问题,珠海横琴岛就被划入粤澳深度合作区了。对于未来,澳门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演艺娱乐和体育文化,用超级巨星,吸引全球游客,支撑澳门的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