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气管切开术后堵管拔管:从评估标准到术后护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2: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气管切开术后堵管拔管:从评估标准到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术后堵管和拔管的时机与患者康复密切相关。堵管时间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需要严格遵循专业标准和流程。

01

堵管时间与拔管标准

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统一的气管切开术后拔管指征以及拔管流程,拔管操作大多依靠个人经验判断。通常需要评估以下指标:

  • 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拔管成功率更高。
  • 咳嗽能力:咳嗽峰流速达到160L/min以上,最大呼气压达到40cmH2O拔管成功率较高。
  • 痰液评估:每8小时2次或少于2次吸痰为拔管的临床标准之一。
  • 气道通畅性:通过气管镜检查评估声带到上呼吸道的通畅性。
  • 吞咽功能:通过蓝色染料试验、洼田饮水实验等评估。
02

堵管的具体步骤

堵管方式主要有直接完全堵管和渐进式堵管两种。直接完全堵管适用于能一次性通过上述评估、能耐受完全堵管1分钟且无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但研究显示,渐进式堵管方案在拔管成功率、安全性、患者满意度方面相对更佳。

渐进式堵管的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天:先封堵1/2管径面积,持续24小时。
  • 第二天:增加至2/3管径面积,继续观察24小时。
  • 第三天:完全封堵,观察24小时。
  • 第四天:若患者无明显不适,可进行拔管。

堵管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等指标。如出现难以耐受的情况,应及时停止,等待下次拔管时机。

03

拔管后的护理要点

  1. 环境要求: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清洁,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分钟。室温保持18°C~20°C,湿度50%~70%。

  2. 体位管理:患者应取平卧或半卧位,根据病情适当抬高床头30°。保持颈部正中位,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

  3. 内套管清洁消毒:保持导管处皮肤清洁,每日更换敷料一次。套管口可覆盖双层湿性生理盐水纱布。建议每4-6小时清洁消毒内套管一次。

  4. 保持气管导管通畅:注意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采用加温加湿器或持续湿化等方式保持气道湿润。

  5. 加强翻身叩背:每2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排出,提高肺通气质量。

  6.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7. 并发症预防:警惕脱管、出血、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现及时就医。

04

注意事项

  1. 拔管前2小时内禁食水,做好基础护理。
  2. 拔管前应备好抢救物品,如简易呼吸器、吸痰管等。
  3. 拔管前的基础体位为头及躯干抬高30~60°。
  4. 拔管前应准备好心电监护,在心电监测下进行。
  5. 拔管前应先与患者充分交流,缓解紧张情绪。
  6. 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幅度。
  7. 拔管后一般无需缝合,使用免缝胶带加压固定即可。

气管切开术后堵管和拔管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过程,患者及其家属应耐心配合,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同时,术后护理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患者安全康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