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到医院:国庆前夕各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从校园到医院:国庆前夕各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国庆节前夕,武汉大学发出了一则特别的通知:全校各单位需在9月26日下午开展秋季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从教学楼到食堂,从宿舍到家属区,全校上下总动员,共同营造一个“静净美雅”的校园环境。这一场景,正是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缩影。
从历史中走来的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已经走过了70余年的光辉历程。它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当时,面对恶劣的卫生条件和频发的传染病,中央苏区成立了卫生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卫生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哈尔省爆发肺鼠疫,直接威胁平津安全。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领导下,中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成功扑灭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传染病疫情。
1952年,美国对我国发动细菌战,进一步推动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正式开始。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反细菌战工作。几个月后,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上,“卫生工作与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被确定为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毛泽东主席为该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从此,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卫生运动的当代意义
进入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国庆节前夕,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为祖国庆生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某县人民医院,一场以“迎国庆,爱国卫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医护人员走上街头,向居民发放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服务。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吸引了400名居民参与,发放宣传资料超过1500份。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卫生意识,也有效增强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从我做起,共建清洁家园
国庆节期间,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卫生清洁小贴士,帮助你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年末大扫除的原则
- 收纳后再打扫:断舍离,丢弃没用的物品,让空间更宽敞。
- 由难到易,先上到下:按照厨房、卧室、客厅、厕所的顺序依次打扫。
- 清洁为主,消毒为辅:日常居家以卫生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消毒。
- 采用湿式清扫法:带好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使用沾湿的抹布进行室内清洁。
- 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厨房清洁要点
- 砧板先用硬刷和清水洗刷干净,再进行热力消毒。
- 餐饮具可用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 洗碗海绵(布)定期更换。
- 冰箱可用专用消毒剂对滴水槽、隔板槽等进行喷射消毒。
卧室清洁要点
- 寝具定期更换、清洗,置于阳光下晾晒。
- 床底下、窗帘及其后面、书架上、储藏室里、高处台面等容易积灰的死角,用湿抹布擦拭。
客厅清洁要点
- 保持干净整洁,注意窗台、沙发后、墙角等角落的除尘。
- 灯开关、门把手、遥控器、桌椅表面常用毛巾擦拭。
-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过滤网、蒸发器表面定期清洗消毒。
卫生间清洁要点
- 坐便器周边、冲水按键、洗手池、水龙头等随时保持清洁。
- 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牙刷、毛巾等物品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专人专用,定期更换。
- 检查地漏和存水弯,定期注水。
- 洗衣机可用含氧漂白剂水溶液喷洒洗衣桶内壁,或用热水清洗杀菌。
清洁小贴士
- 注意安全:高处清洁时防止跌倒、摔伤。
- 不要一条抹布用到底:不同环境、场所、家具和家电,使用不同的抹布。
- 保证个人卫生:不要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扫除结束后,及时扔掉一次性口罩、手套、帽子,更换外衣,及时洗手并洗澡。
- 擦拭消毒:门把手、开关、水龙头、马桶等用酒精擦拭消毒。
共同行动,迎接国庆
国庆节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也是我们展现爱国情怀的重要时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为祖国献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