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先念和徐向前:革命征程上的黄金搭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6: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先念和徐向前:革命征程上的黄金搭档

1929年,鄂豫皖苏区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军事指挥员——徐向前。此时的李先念,还是红31师第5大队的一名副班长。在一次战斗中,徐向前腿部受伤,却坚持组织部队撤退,直到所有人都安全撤离。这一幕,给李先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友谊埋下了种子。

01

战火中的默契配合

1931年10月,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徐向前出任总指挥,李先念则已成长为第11师33团政委。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李先念对每次战役、战斗部署都悉心研究,经常向徐向前请教军事问题。李先念常说:“在军事上,徐向前是我最好的老师。”

1933年,在反“六路围攻”中,徐向前和李先念的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面对20余万敌人的进攻,徐向前部署部队分东西两线作战。经过10个月的鏖战,反攻的时机终于到来。徐向前本打算从东线进行纵深迂回,但因张国焘的反对未能实现。他只好转向西线,与此时已担任红30军政委的李先念商议作战计划。

“在东线没吃上‘肥肉’,西线再不搞一家伙,就太不合算了!”徐向前说道。

“这倒是一步妙棋,我赞成,那就下决心干吧!”李先念回应道。

然而,张国焘再次反对这一计划。面对上级的压力,李先念坚定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你叫我们往哪里打,我们就往哪里打!”

最终,在李先念的坚决支持下,徐向前指挥部队在西线实施了大纵深迂回,成功切断敌军退路。在激烈的战斗中,面对敌军10多个团的疯狂冲锋,徐向前对李先念说:“部队要顶不住,放跑了敌人,我就拆散你的红30军!”

李先念二话不说,脱掉上衣,提着枪冲上前沿阵地。在他的指挥下,红30军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主力部队的包抄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场战役,红军共歼敌1.4万余人,缴枪7000余支,取得了反攻以来的最大胜利。

02

长征路上的相互支持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编成左、右两路军北上。徐向前出任右路军总指挥,中央和李先念的红30军跟随右路军行动。然而,张国焘却突然改变主意,要求右路军南下。

9月8日,张国焘给徐向前和陈昌浩发电,要他们带着所有右路军部队南下。徐向前得知中央先行北上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此时,有人请示是否追击中央红军,徐向前果断回答:“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谁要追击就枪毙谁!”

在与李先念的交谈中,徐向前表达了内心的困惑:“我就不明白,红军和红军闹什么劲?一个北上,一个南下,究竟哪个正确,我也搞不清楚!”

李先念则表示:“总指挥,我们还是讲团结,维持现在的局面吧!”

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公开打出另立中央的分裂旗帜。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徐向前坚决反对:“党内有分歧,谁是谁非,可以慢慢说,总会说通的。把中央骂得一钱不值,开除这个、通缉那个,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即便中央有些做法欠妥,我们也不能这样搞。现在弄成两个中央,如被敌人知道,有什么好处嘛!”

李先念也明确表示:“我们现在有党中央,为什么还要另立中央?一国不能有二主嘛!”

在他们的坚决反对下,张国焘最终取消了另立的中央,并同意北上。

03

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和李先念虽然工作领域不同,但革命友谊长存。1990年6月29日,徐向前病重,李先念专门来到医院探望。徐向前郑重地对李先念说出了自己的三个遗愿: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将骨灰撒到曾经战斗过的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李先念听后,心情沉重地说:“我死后,也是这3条。”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在北京逝世。按照他的遗愿,一架直升机载着他的骨灰,在河西走廊上缓缓西行。一年多以后,李先念也不幸病逝,他的骨灰同样被撒在了这片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上。

从相识到相知,从战友到知己,李先念和徐向前用他们的革命友谊,书写了一段中国革命史上的佳话。他们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和勇气,更是中国革命历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