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姥姥带你玩转创意物理实验
吴姥姥带你玩转创意物理实验
近日,被誉为“不刷题的吴姥姥”的同济大学物理教授吴於人,在上海院士风采馆举办的“院士智汇”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创意物理实验,带领青少年探索“物理学之美”。吴姥姥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趣味横生的实验,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科的奇妙之处,还强调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
吴姥姥,本名吴於人,是同济大学物理学退休教授,拥有74岁高龄的她,却在科普领域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她创立的科普短视频账号“不刷题的吴姥姥”在全网积累了1500万粉丝,成为科普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吴姥姥的教学理念独特而新颖,她反对传统的“刷题”模式,强调“不刷题,做研究”,主张通过好奇心驱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研究能力。
在活动现场,吴姥姥用一个个创意物理实验,将复杂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她用羽毛球拍解释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工作原理,用字纸篓演示散裂中子源,举起扫把讲解宇宙射线,讲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时则端出了一口大锅。这些看似简单的道具,却能精准地诠释高深的物理理论,让在场的青少年们惊叹不已。
吴姥姥的教学方法独树一帜。她认为,科学本身就很有趣,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科学的道理。她习惯于引导受众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去讲解科学,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别人。她强调,当对一门学科有兴趣、有感情时,就能影响周围的人,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吴姥姥的教学理念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全家一起玩各种小游戏,如藏东西找东西、数字游戏、拼拼搭搭等。这些游戏不仅带来了乐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观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她将这种教育方式延续到了自己的教学中,通过设计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吴姥姥的科普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2024抖音自然科学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超过77.3亿人次在抖音点赞自然科学内容,2024年前5月,相关内容投稿量同比增长169%。包括吴姥姥在内的众多科普创作者,收获了无数粉丝的关注与点赞。目前已有超过8位两院院士开通了抖音号,超过585万人在抖音追更院士课。
吴姥姥表示,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大家对很多事物有了科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去伪存真,科普工作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科普的队伍,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能够从她的科普短视频中受益。她还建议不同行业的科普工作者打破零散的局面,强强联合,打造科普联盟,共同推动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
吴姥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物理学科的看法,也让科学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正如她所说:“科学既伟大又有用,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科学的道理,应该让大家体会到,应该通过科普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