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中风患者四肢功能
研究证实: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中风患者四肢功能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尤其是针灸和中药,对改善中风患者的四肢活动功能有显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四肢活动功能。
中风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能和障碍,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如何才能让患者恢复得更好?中医治疗或许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下肢的预后较好,经过复健后可以有很好的功能进步。复健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坐和站的平衡,最终实现行走。相比之下,上肢的预后较差,只有少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功能,大部分患者则没有明显进步。治疗上主要集中在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包括单手动作训练、关节活动度、协调性、肌力、灵巧度等功能训练,以及肌肉再教育和辅具使用。
临床上,中医常用“针灸”和“中药”来治疗脑中风后遗症。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促进神经修复,改善身体活动功能。同时,中药可以进行体质调理。国内外许多研究显示,复健搭配“针灸治疗”可以改善脑中风患者的认知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其后遗症,并可降低脑中风再复发几率。
针灸治疗可分为“头皮针”与“体针”。头皮针是将针刺入头部穴位,可以刺激大脑皮质反射区域,改善局部循环,加速复原。体针则主要在四肢穴位进行刺激,使肌肉张力维持平衡,防止肌肉张力过大导致挛缩,或肌肉张力不足导致肌肉无力。
脑中风的复健需要长期计划。在发病后的黄金6个月内,进行密集治疗可以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6个月后就不会有进步,只是速度会变慢。只要持续努力治疗,患者仍会有进步空间。因此,6个月后也要定期回门诊持续治疗,以保持最佳的肢体功能状态。
总结
脑中风6个月内是黄金复健期,恢复速度最快。因此,脑中风患者的复健疗程应尽早开始。中医上可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帮助减轻患者与照顾者的身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