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用后反悔?企业需担责,劳动者这样维权
录用后反悔?企业需担责,劳动者这样维权
近日,A科技公司在录用郭某后突然撤销录用邀约,导致郭某失业并遭受经济损失。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判决A科技公司赔偿郭某失业期间的损失15000元。此案例再次提醒职场人士,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案例,用人单位发出的录用通知书,足以认定双方就希望建立劳动关系达成一致意见。劳动者有理由相信用人单位将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现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取消录用有违诚信,应承担缔约过失损害赔偿责任。
在大连某游艇公司诉顾某、李某案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缔约过失责任以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存在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为前提,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者未生效的,应对给对方造成的信赖利益损失予以赔偿。信赖利益损失的范围包括缔约过程中的费用,还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出订立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或应当预见的违约损失。
维权途径与程序
当遇到用人单位撤销录用邀约等类似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再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在15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责令改正、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
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提起劳动争议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未经劳动仲裁处理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维权技巧与注意事项
保留证据:在维权过程中,证据至关重要。劳动者应注意保留录用通知书、面试记录、邮件往来、短信记录等能够证明双方就建立劳动关系达成一致意见的证据。
及时维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者应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机会。
合法维权: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如中山市一案例中,马某因讨薪选择跳楼曝光,虽然最终讨回了工资,但其行为不值得提倡,公安部门有权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其作出3-5天的行政拘留。
寻求专业帮助:在必要时,劳动者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场维权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博弈。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的不当行为时,既要坚定维权的决心,又要讲究策略和方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不仅能有效减少职业风险带来的损失,还能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