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尿素使用指南:别让你的卡车“尿崩”
车用尿素使用指南:别让你的卡车“尿崩”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车用尿素已成为卡车司机的必备品。然而,许多司机在使用和维护尿素系统时仍然存在不少误区。例如,使用劣质尿素、不按规定加注尿素溶液、忽视尿素导流管的清洁等行为,都可能导致SCR后处理系统受损,进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车用尿素使用方法,确保卡车的尾气排放达标,同时也保障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科学地使用和维护尿素系统吧!
尿素系统的工作原理
车用尿素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尿素罐喷射装置,将尿素溶液喷入柴油车的排气管中。在高温环境下,尿素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实现减少污染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的目标。
尿素在汽车尾气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有效地降低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将这些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尿素喷射后形成雾状,与高温尾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部分为完全氧化物质。柴油车使用尿素不仅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的油耗,还能显著降低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柴油车而言,使用尿素是必不可少的环保措施。柴油车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对大气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长期吸入这种气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因此,为了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对人体的危害,国家规定柴油车必须使用尿素进行尾气处理。
此外,不使用尿素会对汽车性能和尾气排放产生负面影响。缺乏尿素的情况下,汽车的动力可能会减弱,同时尾气排放量也会增加。例如,一辆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在满载状态下行驶1000公里,大约需要消耗10公斤的尿素。这充分说明了尿素在柴油车尾气处理中的重要性。
正确使用尿素的方法
- 使用专用加注管加注尿素溶液,防止杂物混入。
- 加注好尿素溶液后,要将尿素罐盖子拧紧,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导致尿素变质或结晶。
- 使用中应避免接触304不锈钢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防止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毒害SCR系统的催化剂。
- 车用尿素溶液运输和存储的建议温度为-5℃-25℃。实际使用过程中低于-11℃会出现结冰现象,低于-20℃完全上冻。在温度高于80℃后会副产其它杂质。
- 在清洗与尿素相关的配件时,使用超纯水冲洗,不可使用自来水。
- 部分车型断电后,需要停车90秒后关闭电源(以便残留的尿素液回流到尿素罐),否则会导致尿素管路中残留的尿素溶液结晶堵塞尿素泵、管路或尿素喷嘴。
- 若不慎入眼或接触皮肤,需使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
- 汗水中含有大量钠离子,加注使用过程中,严防汗水污染溶液。
使用不当的后果
如果车用尿素储存不当,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当车用尿素质量下降时,车辆的尾气净化系统可能无法有效地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导致排放超标。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使车辆在年检时无法通过尾气检测。此外,不达标车用尿素的使用还可能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发动机为了补偿尾气处理的不足,可能会调整工作参数,进而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等问题。
日常维护要点
- 在停车前,应该怠速运行一小段时间,让反应物先排走。因为如果急速停机熄火,尿素积聚在排气管的情况便可能发生。
- 熄火后不要立刻断开整车电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管路中的尿素,避免结晶堵塞,整个吹扫过程大概持续30-120秒。
- 必须加注正规厂家生产的柴油和尿素溶液。如果杂质过多或其它成分有问题,都可能损坏催化器。
- 定期更换尿素滤芯,气驱尿素泵和空气辅助式尿素泵还要定期更换空气滤芯。
- 尿素罐内部容易积累杂质沉淀物和结晶,所以要定期清洗,同时尿素罐外部也要注意清洁,尤其是罐盖子周围,加注尿素时别让赃物掉进罐里。
- 尿素喷嘴、管路等也会出现结晶堵塞的现象。建议用户根据厂家建议保养周期到服务站作检查和维护。
科学使用尿素不仅关乎环保,也直接影响车辆性能和运营成本。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尿素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是每位车主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