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时间激增,颈椎病年轻化趋势加剧,专家支招预防
互联网使用时间激增,颈椎病年轻化趋势加剧,专家支招预防
在数字化时代,低头族已成为年轻人的常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互联网使用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5小时37分钟,比2018年增加了2小时55分钟;互联网使用活动参与率为92.9%,比2018年提高38.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们每天有大量时间低头盯着屏幕,而这种看似平常的习惯,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颈椎健康。
颈椎病年轻化: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
颈椎病,曾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如今却悄然年轻化。根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颈腰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调查,20-40岁青壮年颈椎病患病率高达59.1%。另一项调查显示,近20年来,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55岁一路降至39岁,低龄化趋势明显。更令人担忧的是,30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比30-50岁患者高出22%。国家青少年颈椎健康普查数据也显示,目前80%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种趋势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体现。23岁的美甲师陈筠,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1小时,长时间低头工作让她在工作的第二年就患上了颈椎病。起初,她经常感到头晕、犯困,甚至反胃,但并未意识到是颈椎问题。直到同事提醒后,她去医院检查,X光片显示她患上了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低头玩手机:颈椎健康的隐形杀手
欧洲脊柱协会曾发出健康警示:当低头30°刷手机时,颈椎会承受约18公斤的压力;低头45°时,压力值增加到约22公斤;低头60°时,压力值增加到约27公斤;低头75°时,压力值更是高达约32公斤。换句话说,当我们低头看手机时,颈椎承受的压力相当于脖子上挂了两个大西瓜。
长时间低头不仅增加颈椎负担,还可能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加速颈椎退行性病变。这种慢性损伤日积月累,最终可能引发颈椎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上肢麻木、头晕、恶心等症状。
年轻人的颈椎自救指南
面对颈椎问题,预防远胜于治疗。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颈椎保护方法:
保持正确姿势
- 坐姿:选择合适高度的座椅和办公桌,使眼睛平视电脑屏幕,双肩自然下垂,腰部有支撑。避免弯腰驼背或过度前倾。
- 站姿:站立时,要保持挺胸抬头,收腹直腰,双肩自然下垂。避免身体歪斜或过度前倾后仰。
- 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至关重要。枕头的高度应适中,一般以自己的一拳高为宜。枕头的材质应软硬适中,既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又能保持舒适。
适当运动锻炼
- 颈部运动:可以尝试“米字操”,即以头顶或下颌为笔头,用颈部作笔杆,反复书写“米”字,每次书写5~10个。此外,颈部伸展、旋转等动作也能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 肩部运动:耸肩运动和肩部环绕有助于放松肩部肌肉,缓解肩部疲劳。
- 全身运动:游泳、瑜伽和散步都是很好的选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避免颈部受伤
- 注意安全: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
- 避免长时间低头:每隔一段时间就抬头活动一下颈部。如果必须长时间低头工作,可以使用支架将电脑或手机抬高,使眼睛平视屏幕。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 注意颈部保暖:寒冷天气要注意颈部保暖,夏天避免空调温度过低。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每45分钟起身活动一次。
-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增加颈椎病的发生风险。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工具,如颈托、颈部按摩仪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具只能作为临时缓解手段,不能替代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运动。
结语
颈椎健康关乎生活质量,预防颈椎病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入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颈椎健康,改变不良习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一个健康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