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千年,南越王宴重现岭南饮食文化
穿越两千年,南越王宴重现岭南饮食文化
“食在广州”这句流传千年的美誉,不仅体现了广州美食的丰富多样,更凝结着岭南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在广州酒家,一道精心打造的南越王宴,将带你穿越时空,领略两千年前南越国的饮食风采。
南越国:岭南的第一个王朝
南越国,也称南粤国,是岭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其都城就设在今天的广州。南越国创立于秦汉之交,开国者赵佗本为秦将,秉承秦汉尚武之风,南越国的军事实力也颇为不俗,这是其能够在强大的汉王朝之南,相对独立存在93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中出土文物1000多套、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南越王宴:穿越千年的味蕾盛宴
南越王宴,是由广州酒家精心研制的一道宴席,旨在追溯南越国时期的饮食文化和粤菜起源。宴席以南越王墓的考古发现为基础,融合了岭南特色食材和当时民族融合的特点,每道菜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典故。
“雄关当道”:炭烧脆皮有米猪
“雄关当道”实则为“炭烧脆皮有米猪”,是南越王宴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厨师选用5~6斤的生乳猪,填入腊味、虾和糯米等食材,以炭火烤制而成。这道菜的灵感源于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青铜烤炉,炉上烧烤配件齐全,展现了南越王时期的饮食风貌。
“越王思汉”:北方菜肴的岭南演绎
“越王思汉”是一道北方菜肴,展现了南越王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这道菜将当时北民南迁开发越地,南越王致力经略岭南的历史写进了菜式中。南越国的食物资源非常丰富,杂食之风由来已久。《周礼》载:“交趾有不粒食者”“煮蟹当粮那识米”。广州酒家以最能体现南越时期饮食特点的原料入菜,将各类食材都运用得恰到好处,甚至连小食也力求显示岭南特色。
“古鼎百越健康盅”:南越养生智慧
“古鼎百越健康盅”以鲜美的海鲜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式展现了南越国时期对饮食的讲究和追求。南越厨师们将中原地区精湛的烹饪技艺与岭南本土丰富的食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粤菜风味。
融合与创新:广府菜的传承与发展
南越王宴不仅是对南越国饮食文化的复原,更是广府菜融合与创新精神的体现。从秦汉到明清,广府菜在选材和烹饪技法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岭南饮食文化。
南越王宴的烹饪技法效仿了当时流行的烩、烙、炮、炙等多种做法,且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个历史典故,可以说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一大主题名宴。宴席的推出,不仅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展现了广州酒家在传承和创新广府饮食文化方面的匠心独运。
一场穿越千年的美食之旅
走进广州酒家,仿佛置身于秦汉时期的南越王宫。青铜器皿、编钟、竹简等仿古装饰陈设有序,身着秦汉古装的服务人员穿梭其间,为宾客端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佳肴。在这样的环境中用餐,不仅是在品尝美食,更是在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南越王宴的推出,不仅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展现了广州酒家在传承和创新广府饮食文化方面的匠心独运。这道宴席不仅是广州酒家的招牌之作,更成为了广州美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南越王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味蕾盛宴,更是一次对岭南饮食文化的深度体验。它不仅展现了南越国时期的饮食风貌,也体现了广府菜融合与创新的精神。在广州酒家,你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佳肴,更能感受到岭南两千年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