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版《成吉思汗》:巴森演绎后裔视角,六年磨一剑成经典
央视版《成吉思汗》:巴森演绎后裔视角,六年磨一剑成经典
“我就是铁木真,我就是成吉思汗。”这是巴森在央视版《成吉思汗》中的经典台词,也是他塑造这一角色时的内心独白。2000年,这部耗资6000万、历经五年雪藏才得以在央视播出的巨制,凭借巴森的精湛演技和精良的制作团队,成为历史剧中的经典之作,至今无人能超越。
巴森,这位蒙古族演员,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成吉思汗。他不仅在外形上与成吉思汗高度相似,更重要的是,他深刻理解并展现了成吉思汗的复杂性格和传奇经历。巴森的表演,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这位一代天骄的崛起与辉煌。
巴森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角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他仔细研读成吉思汗的资料,每天花4个小时理解角色,每次都到凌晨一两点钟才睡觉。巴森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如今谈起成吉思汗的演员,很多人第一个想到他。巴森能够演活成吉思汗,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他是蒙古族的,从小听着成吉思汗的故事长大,而他所属的部族也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一个部族,算起来是成吉思汗的二儿子察合台的后裔。
第二,巴森不怒自威的形象,举手投足铿锵有力,和角色非常贴合。再加上他会骑马,一上马就能轻松地表现出勇敢和霸气。
第三,演出了成吉思汗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了他一生的曲折。巴森在拿到剧本的时候,他就确定要把角色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验出来。成吉思汗无疑是伟大的,但不一定是站起来怒目叉腰作威猛状,而要有生活感和故事感,才会被大家接受,要表现得有血有肉才行。艰苦创业时期,他表现的是隐忍,在群雄逐鹿的时候,他展现的是睿智,等到老年的时候,又有一丝无奈。战场上,他指挥若定,威武霸气;生活中,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成吉思汗作为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儿女情长。
铁木真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母亲诃额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导演王文杰透露,一开始考虑过斯琴高娃来演这个角色,但当时斯琴高娃已经40多岁了,怕她演不出二十多岁的样子,于是选择了另一位演员萨仁高娃。萨仁高娃刚出场的时候,惊艳众人,后面随着儿子长大,慢慢有了沧桑感,演出了贤妻良母的状态。最令人动容的一场戏,成吉思汗西征攻打花剌子模,母亲诃额仑送他。
铁木真,你要走了吗?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还能见到你吗?你还能见到我吗?
母子两人对视着,都知道这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面。
《成吉思汗》虽然遭遇了删减和雪藏,但最终得以问世,至今仍然没有一部成吉思汗题材的影视剧可以超越它。这部剧常看常新,立意高远、场面宏大,服道化精良,编剧台词过硬,个人觉得是可以匹敌四大名著的存在,经得起更长久的历史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