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趴睡的利与弊,这些关键点家长要知道
宝宝趴睡的利与弊,这些关键点家长要知道
近日,湖北宜昌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其刚出生几天的侄子在医院照蓝光治疗期间离世。视频发布者称:“孩子趴了一个半小时,前面40分钟还在动,后面就没动静了。”这一悲剧引发了社会对婴儿睡眠安全的关注。
趴睡,这个看似平常的睡姿,究竟对宝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趴睡的好处
促进大运动发育:趴睡是宝宝大运动发展的起点。通过俯趴锻炼宝宝颈肩部肌肉,为以后翻身、独坐、爬行和走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化头型:新生儿的头骨较为柔软,长时间保持同一睡姿容易使头部某一部位持续受压,导致扁头偏头综合征。而趴姿可以让头部不同部位轮流承受压力,避免某一区域长期受压。
缓解胀气:当宝宝趴着时,身体的重量会对腹部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类似于按摩的作用,可以促进肠道内的气体向下移动,从而缓解肠胀气。
促进感官发育:宝宝趴着的时候,视野更加开阔,可以看到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这有助于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增加对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的认知。
趴睡的风险
然而,趴睡并非没有风险。美国儿科学会(AAP)等权威机构都建议:一岁内的宝宝,尤其头六个月内,应该仰卧位睡觉。因为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显示,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俯卧是仰卧的10倍,侧卧是仰卧的3倍。在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SIDS的发病率降低了50%以上,最大降幅出现于1992年后,美国儿科学会于1992年开始推荐新生儿呈仰卧位睡姿。
如何安全地让宝宝趴睡
时间选择:6个月前的宝宝应以仰睡为主,趴睡仅作为清醒时的活动。6个月后宝宝能自主翻身时,风险降低,但仍需监护。
环境安全:确保宝宝的床垫坚固且平坦,没有多余的枕头、玩具和被子,以防窒息危险。
监护到位:如果宝宝趴着睡觉,确保有足够的成人在旁边看护,及时纠正错误的睡姿。
建立习惯:每晚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为宝宝洗澡、喂奶,然后放下他,让他感到安全、舒适。这样,宝宝会逐渐学会在自己的小床上入睡,而不是依赖趴睡。
循序渐进:新生宝宝开始做时间不用太长,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少量多次的练习,逐步增长Tummy Time时间。
正确引导:宝爸宝妈可以和宝宝一起俯卧在爬爬垫或床上,多和宝宝互动,鼓励宝宝抬头运动,跟宝宝说话、唱歌、抚摸宝宝的背、挠挠宝宝小手,让宝宝知道你就在身边。
总之,趴睡对婴儿的影响因人而异,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把握安全与舒适之间的平衡。记住,宝宝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对宝宝的睡眠方式还有疑虑,可以随时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他们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出最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