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六馆”藏37万珍品,南京博物院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一院六馆”藏37万珍品,南京博物院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文物三甲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截至2018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32768件(套),珍贵文物371032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镇馆之宝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众多,每一件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其中,竹林七贤砖印模画、金兽、金蝉玉叶等文物,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博物院的标志性藏品。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于1960年4月在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墓葬出土,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绘制了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等人的形象。这幅砖印模画是南京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之一,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金兽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是南京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之一,也是中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金兽呈豹形,蜷伏状,豹头枕伏于前腿之上,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纽,通体锤饰圆形斑纹,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
金蝉玉叶出土于苏州五峰山博士坞的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金蝉玉叶是明代织造以构思奇特的方法,将一栩栩如生的金蝉,悠然自得地栖息在一洁白无瑕的玉叶上,金光玉耀,妙趣横生。蝉在中国古代是比较常见的艺术造型,通常蝉造型器具以陪葬品为主,古人认为人死后能像蝉一样破茧重生。
重要展览
南京博物院定期举办各类重要展览,展示其丰富的馆藏和艺术魅力。近期,博物院推出了“傅抱石: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高峰”展览,集结了傅抱石创作的150余件(套)山水画精品,是傅抱石山水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展览。展览持续至2025年2月12日,展示了傅抱石在山水画领域的重要成就,也是向傅抱石艺术精神的一次致敬。
此外,博物院还推出了“四季颂——陈之佛笔下的春夏秋冬”展览,展示了陈之佛这位20世纪中国画坛集多重社会角色于一身的艺术家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展览通过春之生机盎然、夏之繁茂热烈、秋之丰收静美、冬之萧瑟坚韧等主题,展现了中国画“画有尽而意无穷”的东方美学语境。
参观攻略
南京博物院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后停止入馆),实行免费预约参观制度。游客需提前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预约,每日18:00开放未来7天的预约名额。参观当日凭身份证或社保二维码入馆,上午入馆时间为9:00-13:00,下午为12:00-16:00。
博物院内设有多个展馆,推荐参观路线为:历史馆→数字馆→特展馆→艺术馆→民国馆→非遗馆。其中,特展馆的二楼8展厅正在展出“春华秋实”特展,三楼11/12展厅展出“玉润中华”特展,均为不容错过的精品展览。
博物院内还设有多个服务设施,包括免费行李寄存、电子语音讲解仪租赁(20元/台,不含特展展厅)、AR眼镜租赁(50元/台)等。此外,艺术馆的负一层设有民国主题的模拟馆,环境复古,适合拍照打卡,同时提供餐饮服务。
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不仅是一座文物宝库,更是一扇通往中华文明历史深处的窗口。其丰富的馆藏和精彩的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艺术追求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