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村流失1.65亿人口,农业现代化这样补缺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9: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村流失1.65亿人口,农业现代化这样补缺口

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乡村人口减少了约1.6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43%降至36.11%,平均每年减少约1650万人。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失的严峻现实。然而,在这场人口流失的挑战中,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正成为弥补劳动力缺口的关键力量。

01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农机贷款成为涉农贷款中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显示出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据统计,2022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已达5611亿元,同比增长5.67%,预计到2024年将突破6100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达到11.04亿千瓦,预计2024年将增至11.54亿千瓦。

在各类农业机械设备中,拖拉机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销售额占比高达30.77%。潍柴雷沃和中国一拖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4%和2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02

技术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机械化的简单叠加,更是一场深刻的科技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包括:

  • 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应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明显增长。

  • 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提升:适度规模经营取代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

  •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 绿色化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不仅优化了资源利用,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高质量发展。

  • 品牌化战略:通过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高素质从业者队伍:现代农业从业者掌握了科技知识和技能,具备经营管理决策能力,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03

丘陵山区的突破与创新

尽管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丘陵山区仍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中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近7亿亩,占全国耕地三分之一以上,但机械化发展明显滞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针对这一难题,国家启动了丘陵山区农机补短板行动,组织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适合丘陵山地的轻简型农机装备。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杨丽教授团队针对丘陵地形复杂的特点,研发了系列玉米精量播种机,适用于缓坡地、坡地、梯田等多种地形。华中农业大学李善军教授团队则研发了轨道运输机,有效解决了柑橘等经济作物的运输难题。

04

人才回流与技能培训

面对农村人口流失的挑战,吸引人才回流和加强农民培训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某区通过搭建科技小院和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并探索乡村职业经理人制度。同时,该区还注重本土人才培养,通过各类培训和创业支持政策,吸引返乡创业和培养高素质农民。

据统计,该区已认定农业科技示范主体3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家,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团1个,培养乡村工匠52人。通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电商主播培训等,带动就业3000余人。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农业现代化在弥补农村人口流失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丘陵山区的地形限制了大型机械的应用,需要更多针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此外,高素质农业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适应不同地形的农业机械,同时加强农民培训和人才回流政策,构建一支懂农业、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有效应对农村人口流失带来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