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开孙药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消炎、抑菌,治疗5种身体炎症,一文总结: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59: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开孙药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消炎、抑菌,治疗5种身体炎症,一文总结: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等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药物在治疗5种炎症方面的应用,包括慢阻肺、复发性口腔溃疡、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性角膜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阻肺

中医学多将慢阻肺归属为“肺胀”“喘证”的范畴,该病缠绵反复,遇饮食、劳倦、情志因素或气候寒冷季节而发病或加重。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黏液分泌亢进,痰量明显增多,且多数患者排痰不畅,出现痰郁化热,致使痰液更加稠厚胶黏,甚至形成黏液栓 (痰栓) ,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致使患者症状难以缓解。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主要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等多味中药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蒲公英可抗病毒、抑菌、 抗内毒素及抗炎等,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应激功能;苦丁素则具有抗炎、镇痛和抑菌等作用;板蓝根可增强免疫功能;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过敏、解热作用。上述4种中药综合作用,从抑菌、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进行治疗,可以化痰解郁,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进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其生存质量。

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学中“口疮”“口糜”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病因多与肝、脾、肾有关,属于心脾积热、外感邪热、阴虚火旺等所致,常采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芳香化湿等方法治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蒲公英甘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炎性反应;板蓝根性寒,味苦,含有靛苷、β-谷固醇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利咽之功效;黄芩味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化湿、消肿止痛、芳香辟浊之效,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具有疏肝理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f发现,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蒲公英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使肠黏膜免疫调节紊乱得以恢复,促使溃疡愈合;蒲公英的甲醇提取物影响某些炎性递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的表达,进而减轻机体的炎性损伤;黄芩可以通过减少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抑制炎性反应的进程。地丁具有凉血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板蓝根可以拮抗氧自由基,以抑制炎性递质如TNF-α、NO、IL-6、IL-8等的合成及释放,阻止其级联反应,进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有效地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达到消炎、抑菌作用,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预防复发。

化脓性中耳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主要含有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4味药材,蒲公英主要成为甾醇、豆甾醇、谷甾醇具有抑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及抗炎作用;苦丁素具有抗炎、镇痛、抑菌作用;板蓝根的主要成分为靛甙、β豆甾醇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甙具有抗炎、抗过敏、解热作用,四药联用可以有效的抵抗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病毒,达到抗感染和消炎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从抗菌、抗病毒、调整机体免疫力、解热、排毒等方面多切点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咽鼓管功能。

细菌性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属中医学“凝脂翳”范畴,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细菌性角膜炎与肝、肺、热、瘀关系密切,治疗需清热、泻火、解毒为主,尤其是细菌性角膜炎发病早期。蒲地蓝口服液是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板蓝根组成。方中诸药皆有清热泻火解毒之意,其中,蒲公英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效,归肝、胃经,善清肝热;紫花地丁为佐药,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效;黄芩擅长清肺、胃、胆热。四者共用,共奏泻火解毒,清肝热、泻肺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对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明显抑菌、灭菌作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为微需氧螺旋杆菌属,全球约40% ~50%的人口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黏膜内,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甚至在胃多种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故根除幽门螺杆菌刻不容缓。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的主要成份为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皆入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燥湿和胃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单味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多集中在清热解毒类药物,而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同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此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增加机体白细胞的数目及其吞噬能力,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间接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