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指数发布:2025年将破万亿,2035年剑指3.5万亿元
低空经济产业指数发布:2025年将破万亿,2035年剑指3.5万亿元
低空经济产业指数于1月8日正式发布,该指数由北京低空产业联盟与上海华证指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旨在反映低空经济产业链中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随着各地政策支持的落地,低空经济概念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相关概念股集体活跃,2024年亦被业内称为“低空经济元年”。
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以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根据中国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指数构建方法
低空经济产业指数(993266.SSI)从飞行服务、空域调度管理、航空器、基础设施和运营四个细分领域覆盖A股和港股通市场中低空经济产业链中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3 月、6 月、9 月和 12 月的第10个交易日。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30%。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专家观点
华证指数董事长刘忠表示,指数投资的发展不仅需要客观公正的指数,更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以更好地实现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而低空经济指数的发布,希望通过这只指数推动产业发展,并让投资者有机会参与低空产业的发展。
北京低空产业联盟轮值主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希望通过此次发布的低空经济产业指数,为投资者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更为精准的投资风向标,同时为低空经济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风险控制
针对低空经济产业指数存在的相关风险,华证指数市场推广部副总监胡曾犀表示,弹性的确是一面双刃剑,弹性好意味着在市场上涨时收益高,但下跌时损失也大,尤其在新兴产业中这种特性更为明显。
不过,指数的构建需要平衡前瞻性与安全性。前瞻性方面,通过精选研发能力强、ESG表现好、成长性突出的企业,捕捉新兴产业中的优质投资机会,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安全性方面,则注重企业的财务稳健和合规经营,选择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稳定、无重大违规行为的企业,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保障。
此外,在负面信息与风险控制方面,胡曾犀表示,通过量化手段关注企业如安全事故、违规行为等负面信息,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调整投资组合,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当成分股出现负面事件、财务表现不佳或增长乏力时,及时剔除并纳入新的优质企业,保持指数的高质量。
刘忠补充认为,相比于简单行业指数,低空经济产业指数经过了精心挑选和动态调整,能更好地反映新兴产业中的优质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