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穿刺手术机器人+胸腔镜技术,两家医院创新治疗肺结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刺手术机器人+胸腔镜技术,两家医院创新治疗肺结节

引用
南方网
6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810c33d731/1b891966b4.shtml
2.
https://www.zs-hospital.sh.cn/jiuyi/yisheng/content/220.html
3.
http://m.cnwest.com/jksh/a/2024/12/17/22913051.html
4.
http://m.cnwest.com/jksh/a/2024/12/11/22905923.html
5.
https://www.truehealth.cn/Home/news
6.
http://www.en.2yuan.xjtu.edu.cn/info/6921/401451.htm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分别在肺结节微创手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山三院利用穿刺手术机器人实现了精准微创治疗,而西安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则成功实施了首例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这两家医院的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精度和安全性,还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为肺结节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中山三院:穿刺手术机器人实现精准诊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胸外科近日利用穿刺手术机器人,为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站式肺部精准微创治疗。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山三院胸外科在肺部结节穿刺方面进入了“机器人”手术的新时代,为早期肺癌患者的肺部诊疗微创化提供了更精准化、更安全、更高效的选择。

24岁的叶先生,年纪轻轻却有着超过10年的烟龄,每天至少吸15支香烟。两个月前,出于对健康的担忧,他决定戒烟。然而,在戒烟的同时,他因胸壁带状疱疹且伴有胸痛的表现前往中山三院岭南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他的左肺上叶上舌段出现了部分实性肺结节,到底是早期肿瘤还是炎性结节?经过抗炎药物治疗后左上肺结节并未消失,叶先生开始担忧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

叶先生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来到岭南医院胸外科专家张健主任的肺小结节专病门诊就诊,希望帮他解决肺结节难题。张健主任审阅了叶先生的病史和CT影像,考虑到他年轻且结节小(9*8mm)、位置深,未明确结节的良恶性前,贸然切除容易过度医疗。随后,张健主任给叶先生安排了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进一步查验肺结节的“真身”,以便后续为他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经皮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而活检病理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是否成功穿刺获取组织样本。然而,在穿刺活检过程中肺小结节容易因呼吸运动而发生移动,不单增加了穿刺取样的难度,也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的出现,且传统方法需要多次CT扫描来调整针位以实现准确穿刺结节的目的,这可能会引起气胸、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能够准确获取病理组织,张健主任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采用“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又称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RC120)辅助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据悉,该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简称RC120)采用“CT影像和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完成患者坐标与定位系统坐标系的配准,再根据手术路径规划,即可实现穿刺器械的准确导航定位。整个操作流程省去了手术过程中粘贴标识、测绘穿刺点及“分步进针”等步骤,相较于传统穿刺手术时间需要30分钟左右,该系统的辅助下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至8~10分钟,提高了穿刺效率,并有效降低气胸和出血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了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精准度。

张健主任团队中的张凯主治医师根据术前影像采取仰卧位进行体位固定,第一次CT扫描后将CT影像即刻传输至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系统对叶先生的肺部进行二维图像与三维模型的重建,随后张凯医生根据重建图像规划并绘制进针路径,确认机械臂执行到达病灶上方后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操作,最后沿着机械臂末端的穿刺套筒实施“一步进针”。经复扫确认,同轴针准确到达规划位置,张凯医生进行了活检取样操作。

在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张健主任团队精准地取得了靶肺小结节的病理活检组织,叶先生在穿刺手术过程中状态良好并且术中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随后穿刺组织病理结果提示为“贴壁生长为主的肺腺癌”。张健主任指出,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与医生的紧密协作实现了高效且精准的肺部穿刺活检。这种医工融合的方式显著提高了肺小结节的阳性检出率,为叶先生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

术前穿刺病理明确后,张健主任团队对叶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微创化根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荧光胸腔镜下左上肺舌段切除**+**前段楔形切除术。相对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不但能够完整切除目标肺结节、最大可能为叶先生保留更多的肺功能,而且能够达到肿瘤根治的效果。

由于叶先生肺部小结节为磨玻璃结节且位置较深,传统的术中手指触摸往往无法快速、准确判断其位置,因此,术前精准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既能缩短手术时间也能有助于保证安全切缘边界。

为了确保靶肺小结节的精准切除,张凯医生再次利用了RC120导航定位技术结合肺部一次性穿刺定位针对靶病灶进行了精确的术前定位,通过复扫CT确定了术中无气胸等并发症,且标定了靶肺结节的相对位置、深度,为后续的肺段切除术提供了保证。

随后,张健主任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叶先生的靶肺结节切除进行了方案规划,考虑到结节位于舌段和前段交界处,为保证完整切除结节及安全边界,再结合肺部定位勾作为标记。接着,张健主任及陈惠国副主任为叶先生进行了荧光胸腔镜下左上肺舌段切除联合前段楔形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完整切下了结节,也保留了更多的肺功能而且手术创伤小,同时开展围术期快速康复训练,术后第二天拔除胸管,第三天,叶先生便顺利康复出院。这一站式的肺部手术治疗案例再次证明了中山三院心胸外科在肺结节诊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我们胸外科在肺部疾病治疗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展示了我们采用最新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的决心。”张健主任表示,“我们一直秉承创新与安全并行的诊疗理念,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让每一位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

02

西安中心医院:首例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

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综合外科胸外科团队近日顺利完成了医院全面开诊以来的首例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标志着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在胸部微创手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区域内肺结节患者提供了更为先进、微创的治疗选择。

此次手术针对的是一名被确诊为肺部存在结节的患者,该结节具有潜在恶性转化的风险,传统的开胸手术虽然能有效切除病灶,但创伤大、恢复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显著。为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术后康复,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胸外科团队在主任徐涛带领下,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讨论,决定采用先进的胸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现代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胸腔镜这一高科技内窥镜器械,医生能够在微小的切口下清晰观察到胸腔内部结构,并精准操作手术器械完成病灶切除,极大地减小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手术当天,为完整的切除病灶,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肺组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放射科主任马鸣岳在CT引导下进行肺结节的精准定位后,立即送入手术室,在徐涛指导下,由副主任医师李广顺主刀,主治医师林浩为一助,在麻醉科主任崔晓岗、手术室护士长刘静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胸外科团队在胸部微创外科领域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医院紧跟医学前沿,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微创的医疗服务。未来科室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与健康的福音。

这两家医院的创新突破,展示了我国在肺结节微创手术领域的最新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