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新馆开馆展1500件文物,创新演绎古蜀文明获国际赞誉
三星堆新馆开馆展1500件文物,创新演绎古蜀文明获国际赞誉
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以赓续文明薪火的责任感抓保护,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抓活化利用,高质量推进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落地落实。
10月19日,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一次年会上,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就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就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面积达12平方千米,年代距今约4500年至2900年,是夏商时期古蜀国的国都,也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1986年和2019年,三星堆先后发现八个祭祀坑,两次发掘出土珍贵文物近2万件,包括青铜大立人像、神树、纵目面具、金杖等,这些文物不仅是极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瑰宝,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杰出体现。
三星堆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创新创造的典型范例,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首批成功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单位。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董静介绍,三星堆博物馆十分注重遗址的合理利用,多维度阐释遗产价值内涵。依据现有考古成果,突出展示三星堆遗址古城的总体格局和空间规模。以古城墙为主线,分西、中、南三大展示区,分别展示西城墙及城壕、月亮湾城墙及剖面、三星堆残堆等重要遗迹。重点突出三星堆遗址“大城套小城”的基本格局,展示三星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基本特质。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型青铜面具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坛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建筑面积达5.44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新馆展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其中近600件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董静表示,三星堆博物馆不断完善展陈体系。2024年推出了“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海昏侯——西汉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等临时展览,并配合展览举办近百场专题讲座和社会教育活动。
在此基础上,三星堆博物馆积极开展展览交流和国际传播,三星堆文物先后在国内18家博物馆展出,并在卡塔尔、智利、埃及、秘鲁、美国等地举办国际数字展,扩大了三星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三星堆博物馆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推动三星堆IP在新文创领域的多元合作,涉及音乐、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多语种纪录片《当法老遇见三星堆》《星空瞰华夏》《中华文明的奇迹:三星堆》等在海外广受好评,有效传播了三星堆文化。
董静表示,未来三星堆博物馆将深入实施“博物馆+”战略,培育博物馆研学、实景演出、夜间经济等新业态,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同时,将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园,深化与文创品牌、工艺美术协会、高校院所的合作,开发更多元化、多类型的文创产品。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