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创新“3563”模式,数字化监管助力“买全球”
义乌创新“3563”模式,数字化监管助力“买全球”
义乌,这座以“小商品”闻名的城市,正以创新的监管和服务模式,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级市场。从法国红酒到德国刀具,从意大利国家馆到俄罗斯国家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进口商品城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展现出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
走进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的进口商品城,法国红酒、德国刀具、阿根廷牛排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琳琅满目,让人对“世界的义乌”和义乌“买全球、卖全球”有了最为直观的认知。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创造了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奇迹。近年来,义乌持续优化进口贸易环境,进口规模迅猛扩大。2022年,义乌进口商品总值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93.5%。现在,义乌市场在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上显示出包容开放的新姿态和蓬勃发展的新活力。
面对传统进口贸易不断受到新经济新业态的冲击,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楼小东表示:“我们很清楚,进口商品监管模式亟待升级。今年初,义乌在‘长效长治为理念、信用体系为依托、智慧监管为手段、社会共治为方向’的基础上,以规则创新、技术创新助推治理创新,升级拓展‘3563’监管+服务模式,旨在通过监管体系赋能和服务场景迭代,深化进口商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治理内涵,实现进口商品市场提质增效。”
“3563”模式:全方位立体治理
义乌升级进口商品“3563”监管+服务模式中,“3”是指聚势三大核心,驱动全方位立体治理:
- 以数智化为核心扩容“电子身份证”识别管理
- 以标准化为核心制定索证索票电子备案统一标准
- 以精细化为核心规范进口商品中文标签管理
“5”是指拓展五大维度,贯通全流程闭环监管:
- 构筑进口商品电子监管平台
- 落地进口商品零售追溯系统
- 引入进口商品质量指数模型
- 创建重点进口产(商)品数据库
- 健全临保商品标准化管理体系
“6”是指依托六大载体,布局全场景贴心服务:
- 集成优化升级准入环境
- 服务加码规范新兴主体
- 细分赛道培育经济业态
- 信用助推提质放心消费
- 联动孵化布局六代市场
- 平台扩能助力“数智共富”
“3”是指锚定三大目标,打造全领域放心市场:
- “品牌+质量”引领助力品质无忧
- “党建+基层”治理助力维权无忧
- “信用+分类”监管助力发展无忧
数字化赋能:一码溯源保安全
在一家售卖西班牙火腿的商户店铺,记者用手机扫了一下商户提供的二维码,立即显示出店铺所售产品的生产批次、保质期、食品配方等信息,以及食品从进口到流通各环节的信息。原来,依托“浙食链”GM2D二维码,义乌国际商贸城以订单为标的编制订单码,高度集成进口食品的产品批次信息、供采商信息、检验检疫信息、物流配送信息等内容,通过与产品外包装上的GM2D箱码进行“码码关联”,实现对每一箱食品从进口端到零售端的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共有食品经营主体52家,其中已有80%以上的经营主体开通“浙食链”二维码应用。不仅如此,义乌市还在进口食品流通领域开展二维码集成改革,引入“GM2D在线”消费结算场景及配套的GM2D二维码扫码解析插件,将一维条码结算、二维码溯源整合打通,帮助进口食品零售企业实现“一码结算”。
此外,义乌市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主导,联合义乌国际商贸城并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率先把进口商品纳入质量指数模型,完成进口商品质量指数编制发布,对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7大类近10万种进口商品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将原有的食品临保监管制度推广到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其他限期使用的产品,实现161家进口商品经营主体临保监管制度全覆盖……一系列监管举措形成全流程闭环监管,全力保证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
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新活力
做好监管的同时,义乌市还不断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设立中国小商品城分局,分局则在商贸城的每个区针对其产品聚集特点配备工作人员,“零距离”提供“心贴心”服务。
义乌市全面落实证照分离制度、多证合一制度、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制度、电子签章制度,整合进口食品经营者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事项,按照“一次申请、一窗办理、信息共享、内部流转、分类审批”模式集成办理,办事平均耗时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0.5个工作日,实现证照变更“一次办好”。同时,义乌市实行外资登记信用承诺制,大幅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度;借助义乌“海外服务驿站”,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商事登记再升级。
“进口商品城引领着义乌市场的改革创新,我们通过对接中国小商品城Chinagoods和义乌购这两大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引入以‘虚实合一’登记方式为载体,融合‘实体市场+数字市场’的发展路径,为商贸城1000多家经营主体提供市场准入便利,降低制度性经营成本,助力以全球数贸中心为核心的义乌第6代市场建设。”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中国小商品城分局局长王松兵说。
监管保安全,服务促发展。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通过监管与服务双驱动,义乌的“小商品”闯出“大市场”。今年,进口商品城新增经营主体18家。2014年11月,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驶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2024年,“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10周年,迄今已累计开行超7400列。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