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额锐减40%,国际环境与政策变化双重挤压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9: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额锐减40%,国际环境与政策变化双重挤压

2024年上半年,全球并购交易额同比增加3%,但中国并购总交易额却同比减少4成。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中外关系巨大转变的角度,深入剖析中国企业并购大幅收缩的原因。

2024 年 2 月,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希望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投资价值,明确了并购重组五大发展方向,提出了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效并购优质资产及支持“两创”公司产业并购等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面临欧美对华投资越来越多的审查和阻碍,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这一战略工具,加速自身的国际化步伐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无论是境内的资源整合,还是跨境的市场拓展,并购都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不过,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M&A)正在减少,这应该令人警惕。2024年上半年中国并购总交易额约为960亿美元,同比减少4成,减少到仅为峰值时的20%左右。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之间的跨境交易表现更差。

根据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 (LSEG)的数据统计,按照公示日期,买方或卖方为中国企业的并购交易汇总数据,大幅度下降,下降尤其明显的是海外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收购,大幅度下降至85亿美元,下滑了56%,这是2020年上半年以来的低水平。再加上中国企业对海外企业的收购额,并购的总交易额降至200亿美元,减少了65%。

与之对照的是,今年上半年全球M&A交易总额约为1.2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3%,时隔两年半再度增长。以美国企业为卖方的M&A活跃。而中国企业参与的M&A比例仅为8%,比2015年7~12下半年的23%大幅缩小了四分之三。

实际上,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额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后就开始持续萎缩。

这样的下跌趋势并不值得惊讶,因为去年的企业并购交易也大幅收缩。根据IT 桔子发布的数据,2023 年国内成功完成的并购交易有 433 起,比上一年减少了33%;并购交易总金额约 1968 亿元,减少了 25%。相比 2021 年,这两个指标基本腰斩。

另外,从历年并购交易数量来看,2023 年也是自 2018 年以来近 6 年的最低点;从并购交易金额规模来看,2023 年也是 2015 年以来近 9 年的最低点。

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额的高峰期在2015年前后达到最高,当时的跨境并购十分活跃。美国沃尔玛收购了中国的电商运营企业,美国通用电气(GE)将家电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的海尔集团。中外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经营思想的碰撞、市场的拓展,在企业并购中一并开花结果。伴随着并购交易的高峰,中国此后几年很多成长为各行业巨头的企业,实际上都在这一段时间生根发芽。

表面上看,宏观经济低迷是企业并购萎缩的主要原因。

企业并购实际上充当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和景气周期转换的信号灯。2015年以后,民营企业创业与投资环境的方向性转变,实际上在企业并购活动减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表面上看,当前企业并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宏观经济低迷。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四个月下滑,制造业PMI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这一荣枯线。由于房地产长期低迷等原因,内需不振。对于海外企业来说,进驻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减弱。

由于融资成本增加,海外基金也在谨慎选择投资标的。大型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wC)称,2023年投资于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PE,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VC)基金的设立数量为229只,也是3年来首次减少。

从事M&A咨询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合伙人筒盐芳夫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低迷,收购对象的收益预期不好估算,犹豫投资的基金增加”。

实际上,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中外关系巨大转变导致企业并购大幅收缩。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企业并购活动急剧减少,以及与此同时这几年初创企业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迅速扩张,民营企业明显衰退,只不过是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中外关系巨大转变的一个侧面,一个缩影。

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看,抛开文件和新闻的表面解读,我们在具体的资源配置上、企业准入上、监管侧重点上,我们都可以明显看到对国有企业的重点扶持。

从中外关系上看,有资源、技术、市场、资金的国家与我们日渐疏离,与我们越来越近的俄、伊、朝,塔利班、哈马斯、胡塞,又完全不存在企业并购、企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因为外交层面的疏离,西方各国加强监管也成为外来资本介入我们企业并购的障碍。比如2023年8月,白宫宣布将引入限制美国企业和个人对华投资的审查制度。该制度针对的是最有投资价值的高科技领域,预计该制度将在2024年内出台。与此同时,欧洲也在考虑针对我国的对外投资监管,最近两年因欧洲监管趋严,我们好几笔中资在欧洲的并购案都未成功。

我们通过一些新的立法,将国家安全上升到绝对的高度,也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心理障碍。

加强监管,给海外企业对华投资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比如日本化工企业吴羽取消了对我国的车载电池树脂增产计划。荷兰半导体制造设备商ASML控股也表示,因美荷政府对华的出口管制,预计2024年将对ASML的对华销售额产生最多15%的影响。

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11月美国总统选举临近之际,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预计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的M&A今年也难以大幅恢复。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