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证实:跑步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式,20%医生推荐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1: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证实:跑步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式,20%医生推荐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打工人常常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焦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正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在中国,焦虑症患者已达9500万人,但精神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仅占全国医师数量的1.49%。

跑步作为一种有效的健身方式,不仅能提升心肺功能,还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科学研究表明,跑步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跑步能够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愉悦的“快乐激素”,并且跑步还能提升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跑步时,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自然的镇痛剂和快乐激素,能够提升情绪,减少焦虑感。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将注意力从焦虑的源头转移开,专注于身体运动和呼吸,从而减少对焦虑源的关注。规律的跑步可以有效减轻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因为它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的水平,也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对于缓解焦虑和压力至关重要。此外,跑步能够提升大脑中的血流量和大脑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这些都是改善脑功能和提升情绪的有效途径。通过跑步,人们可以体验到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这种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减少焦虑。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效率,有助于大脑更好地工作,从而减少焦虑。运动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这是一种与压力和焦虑相关的激素。跑步可以是社交活动,与他人一起跑步可以增加社交互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焦虑。跑步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适应性,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压力。跑步可以作为一种冥想形式,帮助人们进行心理调节,通过呼吸和节奏的控制来达到放松的效果。将跑步作为日常习惯,可以形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长期管理焦虑。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20%的全科医生会在治疗抑郁症时推荐跑步作为替代药品进行辅助治疗。跑步还可以通过提供社会刺激和成就感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团体运动,如跑步团队,可以提供社交支持和团体归属感,这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尤其有益。跑步中的极限体验,如马拉松,可以增强个体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跑步对心理健康有益,但运动量和频率需要适量。有研究表明,每天锻炼超过90分钟,或者每月锻炼次数超过23次,对心理健康的益处不再增加,甚至可能产生负效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运动指南,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进行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至15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以跑步为例,每周积累75分钟跑步,这是最低水平的运动,就能带来积极的健康价值,也即每周跑步3次,每次25分钟左右,大约3至4公里,就足够有益健康。每周跑步10至12公里,月跑量40至50公里,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运动量。需要注意的是,初跑者应当根据身体适应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跑量,再让自己的月跑量达到40至50公里,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初跑者也要特别注意跑步前的热身和跑步后的放松,有助于身体快速恢复、预防运动损伤。

每天花上半小时进行跑步,无论是晨跑还是夜跑,都能让你的心情变得愉悦,精神焕发。此外,跑步还能够帮助你分散注意力,减少对负面情绪的关注,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穿上跑鞋,迈出缓解焦虑的第一步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