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测量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居家监测指南
正确测量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居家监测指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长期高血糖导致身体组织受损,尤其是眼睛、肾脏、心脏、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血糖值的监控,还需要全面考虑其他相关指标。
糖尿病的诊断并非仅凭一次血糖异常即可确定,而是需要依据多个标准综合判断。首先,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或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且随机血糖≥11.1mmol/L,这些情况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此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也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诊断中。该试验通过给予受试者一定剂量的葡萄糖负荷,观察其体内血糖水平,以此评估个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应超过7.8mmol/L,若超过此范围,则可能提示存在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日常监测血糖水平外,还需要关注血脂、血压等其他代谢重要指标。血脂检测通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个项目,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在糖尿病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额外负担,故定期测量血压对于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眼底检查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也不容忽视,前者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后者则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标志物,两者均能有效预警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微血管并发症。
关于血糖监测的频率,这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初诊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建议每日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及睡前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对于血糖已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如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可以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每周或每几天监测一次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睡前监测血糖尤为重要,因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不仅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保持合理的监测频率,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治疗计划,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
家庭自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家用血糖仪与医院使用的设备存在技术差异,导致两者测得的血糖值可能存在偏差。平时治疗监测采用居家监测可以,建议调药期间要定期来医院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为了提高自测血糖的准确性,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血糖仪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校准;其次,妥善保管试纸条,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导致化学成分失效;最后,遵循正确的采血流程,即先丢弃第一滴血液,再将第二滴血液均匀涂抹于试纸条上。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血糖读数,从而更好地指导日常生活中的血糖管理。
在糖尿病管理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人都知道要测空腹血糖,但你是否知道,空腹血糖并不等于早餐前血糖呢?只有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测得准。
什么是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 8-12 小时后,次日早餐前的血糖值。它反映了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为什么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
有些人认为,只要在早餐前测血糖就是空腹血糖,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空腹血糖要求隔夜禁食 8-12 小时,它一方面反映机体最基础的血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反映胰岛细胞在这种状态下对血糖高低的反应能力,是制定降糖方案需要参考的基准线。
而早餐前血糖可能受到前一天晚餐、夜间加餐、睡眠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前一天晚餐吃得过多、过晚,或者夜间加餐,都会导致第二天早餐前血糖升高,而不能真实反映空腹血糖水平。
要想测得准确的空腹血糖,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早晨清醒起床后,在没有什么活动的情况下,立即进行血糖检测。
如果测完空腹血糖后距吃早餐还有段时间,还可以将每日的晨起空腹血糖和早餐前血糖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日后可提供调整用药的参考。
如何正确测量空腹血糖?
测量之前,先了解测量的注意事项
禁食时间
要保证隔夜禁食 8-12 小时,一般建议晚上 10 点后不再进食,但可以适量饮水。
采血时间
最好在早上 6-8 点之间采血,此时的血糖值更能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采血前准备
采血前应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采血方法
使用血糖仪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采血,确保采血部位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
保持生活规律
在测量空腹血糖前,应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
避免应激状态
如感冒、发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血糖会升高,此时测量的空腹血糖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
定期校准血糖仪
血糖仪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血糖仪是需要定期校准的,建议是半年校准一次,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个人使用都需要校准。如果血糖仪长时间不进行校准,测量的血糖误差会比较大。患者可以在去医院测量血糖时带上自己的血糖仪测血糖以进行比对,若误差比较大,建议及时更换自己的血糖仪。
记录血糖值
测量空腹血糖后,应及时记录血糖值,并与医生或营养师分享,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正确测量空腹血糖对于糖尿病管理非常重要。只有了解空腹血糖与早餐前血糖的区别,并注意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测得准,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测空腹血糖前能喝水吗?
可以喝水,但是不能喝的太多。如果喝水量过大,特别是在检查前大量饮水,可能会使血液稀释,此时测出来的血糖值一般不准,可能会引起血糖值偏低。但要注意,一定只能是白开水!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常被人们称为“甜蜜的杀手”。正确居家监测血糖,对于规范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升,非空腹血糖不高于10毫摩/升。
如果血糖管理不达标,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相关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提早发生或者加重,组织、器官感染的概率增加,严重时还会发生高血糖危象(酮症酸中毒、高渗透压综合征等);如果血糖管理不达标,患者还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控制血糖。
监测血糖有讲究
测量的时间点一般是早晨空腹、早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午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晚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少数患者需要监测餐前及睡前甚至凌晨血糖。居家监测血糖的具体时间应遵医嘱。
此外,某些特殊情况尤其需要注意。比如,晚餐前甚至睡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波动大的患者,还需要测量临睡前的血糖,通常需要保证睡前血糖在6.0毫摩/升以上,以免出现夜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常表现为无感知的夜间低血糖,这一问题危害很大,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甚至猝死。
如果患者反复出现空腹高血糖的情况,就需要检测凌晨2时和3时的血糖,如果这段时间发生低血糖,就会引起晨起反应性高血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使用基础胰岛素患者需要减少剂量;口服磺脲类促泌剂患者需要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操作方法要正确
居家监测血糖先要做好测血糖相关物品的准备,包括采血针、血糖仪、血糖试纸、酒精、棉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清洁双手
洗净双手,并擦干。
2.安装试纸
从试纸瓶中取出试纸,避免接触试纸吸血口和电极区,试纸电极端平行插入血糖仪的试纸接口。
3.采血部位消毒
一般用无菌棉签或者无菌棉球蘸取75%酒精,以采血点为中心,顺时针消毒,勿反复擦拭。
4.采血
待消毒部位完全干燥后进行采血。选择手指指腹两侧为采血部位,避免针刺指端中间部位,因为指腹中间神经丰富,痛感明显。
5.虹吸
第一滴血用棉签擦拭,弃掉第一滴血;吸取第二滴血,轻轻挤压指腹,待第二滴血自然流出时,用已经安装好试纸的血糖仪,在试纸条的采血端,通过“虹吸”效应,把这滴血吸入试纸上面,避免试纸紧贴皮肤,然后把血糖仪平放,等待几秒后读数。
6.止血
用无菌棉签止血,按压采血点1分钟左右。
7.丢弃废物
按照规定,将用过的试纸、酒精棉、棉签丢弃到黄色垃圾桶。采血针建议专门用一个封口的瓶子丢弃,避免扎伤他人。
注意事项要记牢
很多因素会导致居家监测血糖值不准确,包括测量时间、测量方法等细节。
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时间定义。空腹血糖:这里的空腹状态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不吃早饭的状态,而是经过8~12小时禁食过后的状态。餐后血糖:是从开始进餐的时间算起,不是用餐结束后的2小时。
2.血糖试纸应密封、干燥、避光保存。注意,血糖试纸自第一次开瓶后的使用有效期是3个月。
3.取出试纸时应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测试区,取出后立即盖紧瓶盖密封,避免试纸氧化或受潮。不能切割、弯曲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试纸。
4.选择手指:中指和无名指侧面最为常用,因为这两根手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表皮厚度较薄,神经感觉不会特别灵敏,有利于减轻疼痛。
5.采血前可揉搓双手并轻轻按摩指腹。给手指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的时候,要用酒精,不能用碘伏消毒。
6.要等消毒的酒精干透再采血,如果未干透会稀释血液,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7.采血时不能用力按压指腹,这可能使组织液被挤出后与血液混在一起,导致测出的血糖值不准确。为了增加出血量,可以使被针刺的手指下垂。
8.测血糖时不要随便移动试纸,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空腹抽血是进行一系列检测的重要步骤,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空腹时间与采血时间:
空腹通常指晚上八点后不进食,到第二天早上不吃东西,最佳采血时间是在上午7点至9点之间,至少禁食8小时,以12至14小时为宜,不建议空腹超过16小时。
饮食与饮料:
抽血前一天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高蛋白的食物,不吃宵夜,避免饮酒。
空腹期间可以少量饮水(不超过200ml),但不宜喝饮料、茶水和咖啡,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药物使用:
一般的降压药、糖尿病药物、心脏病药物等可以在抽血前正常服用,不需要特殊停药。但某些药物如ACE抑制剂和ARB类降压药可能会影响血钾和肾功能,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影响血糖指标,建议在抽血前咨询医生。
穿着与止血:
穿宽松纯棉的衣服,避免穿袖口过小的衣服,以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三个手指压迫止血,按压3~5分钟。
其他注意事项:
抽血前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如果有晕血、晕针或对含碘制剂、酒精过敏的情况,需提前告知工作人员。
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确保您的空腹抽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或特殊情况,建议在抽血前咨询医生或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