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藏前三季度农牧业增加值增14.9%,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1: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藏前三季度农牧业增加值增14.9%,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9.13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全国增速高1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47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全国第二。这一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西藏自治区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融合等多措并举,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和农牧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01

科技赋能: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在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普琼把家里的牦牛入股到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集约化养殖。通过补饲等科学养殖手段,牦牛由3年2胎提升到1年1胎,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帕里牦牛如今供不应求,浙江、北京等地订单不断,但公司经常面临断货的情况。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西藏自治区近年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施扩草增畜行动,大幅提升畜牧存栏和出栏数量。前三季度,猪牛羊出栏147.85万头(只),同比增长48.6%;肉蛋奶产量48.78万吨,同比增长23.4%。

在青稞产业方面,上海援藏团队牵头,西藏稞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攻关,成功研发出青稞面粉改性技术,解决了青稞难发酵、质构差、易老化的问题。今年8月,一条青稞谷物专用生产线在江孜县落地,填补了青稞预拌粉专用生产线的空白。新生产线投产后,可年产超过1.3万吨精制青稞面粉和2.6万吨青稞烘焙预拌粉,全部投产将创造超过3亿元的产值。

02

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的主力军

“龙头”领舞惠“三农”。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牧业经营的关键主体,距离农牧业最近,联结农牧民最紧。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是龙头企业区别一般工商企业的本质所在,也是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初衷所在。

今年1月1日,《西藏自治区关于促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试行)》正式施行,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明确了对龙头企业、专合社(联合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激励举措、奖励标准。其中,提到对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农畜产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分装线等,且单次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直接投资金额10%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补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西藏第一家大规模鸡蛋生产企业,以高效、节能、环保、循环为目标,打造了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其园区内,饲料生产与有机肥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有机种植与鸡蛋生产结合为一体,有效延长了产业链。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山南3县(区)、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参与藏鸡养殖,每村每年增收20万元以上。乃东区颇章乡布仁沟一带因为公司养鸡场的兴建,已经有了一个好听好记的新名字——凤凰谷。

03

产业融合:释放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向二产、三产延伸,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美丽乡村+”释放乡村振兴“乘数效应”。

西藏夜伴蜂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高原蜜蜂文化研学游为主题,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公司负责人张亮富介绍,今年预计带动6000户农牧民增收。

今年,西藏自治区467家农牧特色企业供应商入驻“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累计销售额达10214.33万元。前三季度,牛羊猪肉在京东平台线上销售额达8409.9万元,同比增长92倍。

04

创新案例:牦牛银行的“理塘模式”

在四川省理塘县禾然尼巴村,一个创新的“牦牛银行”模式正在为牧民增收开辟新路径。这个模式不仅得到了联合国的点赞,还为当地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禾然尼巴村全村不到300户,户均牦牛数约为70头。2021年,杭州市钱塘区对口支援甘孜州理塘县,“塘塘合作”的春风就此吹到牦牛身边。“为破解牦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我们入驻理塘后,经过实地调研,把牦牛全产业链的打造作为产业援川、牧民增收的一项重点工作,发挥对口支援优势,补齐短板。”钱塘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队长、理塘县委常委、挂职副县长叶小明说。

在钱塘区驻理塘县工作队的推动下,园区投入4200余万元浙江对口援建资金用于建设牛舍、牧草基地、精饲料库、检验检疫以及数据中心等设施,实现牦牛短期育肥、饲草生产、免疫接种等“六统一”养殖模式。“以前牧民养牛,到了春冬两季牦牛容易‘掉膘’和死亡。我们的养殖条件好,牧民们乐意把牦牛放到这里寄养,我们每年给牧民每头牦牛500元分红。比如2022年,我们共为120户村民寄养432头牦牛,牧民年增收达21.6万元。”园区负责人周斌介绍。

在“塘塘合作”的协调下,理塘县还成功引进四川福熙贸易有限公司,成立安向特资源开发公司,负责牦牛皮革销售。去年9月,亚克甘孜牦牛文创产品体验店在位于理塘县城的千户藏寨景区开始试营业。“牦牛系列产品很有特色,试营业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牦牛产品体验店负责人杨士建表示。受此鼓舞,该公司计划在318国道沿线打造牦牛屋,并利用中欧班列,把牦牛产品发展到欧盟市场。

05

展望未来:从“高原之舟”到“致富之宝”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后,是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融合的共同作用。未来,随着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西藏的农牧业将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农牧民的收入,也将随着产业的发展而持续增长,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